大地震发生至今已十日有余,尽管一切尚不可掉以轻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救灾、赈灾、复兴等工作正在有秩序有步骤稳步地进行着,既没有出现大的混乱,也没有怨天尤人的现象,更无乱涨价、大肆抢购(部分地区曾出现过一时性的抢购现象,但已得到及时的控制)等行为,无论灾区还是其他地区,大家依旧保持着守法、理性、低调、温驯的国民特质,媒体也充分体现出有节制的专业精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叹。复兴起步之快、之有条有理有效率,都充分显示了这个与抗灾共生之国的底力。
诚然,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日本现政府的一些作为让人大跌眼镜。看得出民主党政府这次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震前正处于政权岌岌可危之际,欲趁机挽回形象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民主党在灾后对策上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政府无论对灾情的把握还是所有的应急对策都显得比较迟钝、被动,应变能力捉襟见肘,令人深感这个国家虽然拥有最好的国民,但却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实为憾事。尽管许多问题源于前政权自民党长期以来的官僚政治,但现政权的优柔寡断、幼稚等,都是造成核泄露处理上初始阶段的手足无措、与东京电力之间的纠葛(个人认为这笔账主要应该算在自民党长期的腐败政治上)、物流方面的迟缓和不平衡等等的主要原因。
好在国家体制还算健全,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一整套救灾体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一点的确令人感慨。震后不到一周时间,部分地区已开始搭建简易房,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接受灾民措施,救灾和复兴同步进行。而灾民们在丧失亲朋和财产尽毁的痛苦尚未消退之时,却已开始重建自救工作,很多人正在废墟上重新整理和搭建自己的家园,默默的开始了复兴。
纵观这十天来大灾的发生、救灾的进展、灾后的复兴等一系列过程,深感日本的危机管理与众不同。特总结出几点,以供借鉴。
1.小政府,大社会。当大灾发生后,日本举国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从政府、自卫队到企业、民间组织以及媒体、群众皆各司其职,相互间基本上没有扯皮推拉现象,大家都十分有序地对待灾难。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灾害对策基本法》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外加长期以来的防灾经验积累,使得政府无需使出全力(此次政府主要力量用在了抗核上)便可充分调动社会潜能,自上而下顺利地抗震救灾,而各行各业在抗灾方面配合得异常默契。另外,灾民的自救行为非常出色,一般来说各中小学体育馆、公民馆等地都是指定的避难所,各地准备的防灾物质又比较充分,基本上用不着帐篷等临时住处,灾民于各避难所坚持到救援到来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个别地区出现了一些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饥寒交迫的情况不时发生,但从大局上看基本上还是稳定的,当地的自愿者们还是非常尽职的。
2.媒体表现出了极为高度的新闻专业精神。从大难发生至今,日本媒体始终秉承务实精神,不煽情、不虚假、真实、公正、平静地报道,力求信息的全面,即及时又兼顾人文关怀,从各个角度呵护着生者的安全和对死者的尊重,真正起到了公共平台的模范作用。民安则国安,这一点被彰显到了极致。比如许多播音员冒着余震坚持不动声色地播音(往往一个人连续直播很长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的恐慌心理。比如在核电站的滚动消息之间不忘及时播放防核知识,让老百姓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基本上不播放血淋淋或撕心裂肺的场面,最大程度地尊重受灾者。再比如日本两家著名的周刊杂志同一天上市,一本杂志封面惊现全幅防毒面罩以警告世间核辐射的危险,而另一本杂志却以军人与婴儿的温情图片做封面力求化解核辐射带给公众的忧虑。结果,前者遭到读者强烈指责,被批“故意煽风,恐吓人心”,不得不公开道歉才算收场。当然,媒体也并非只报喜不报忧,许多问题照样公开化,相信百姓的眼睛也不是模糊的。
3.不渲染英雄。这里从未播放过在国内及海外几乎无人不晓的“福岛五十壮士”,直到昨天才见到在福岛核电站坚持工作的技术人员们换班休息的镜头,疲惫的他们被采访时都淡淡地回答“一直没能和家人联络”“我们公司造成这么大的灾难,对不起大家,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等等。倒是被派去放水的消防队员回来后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队长满含眼泪的一番话“队员们的士气都非常高,他们是那么拼命地工作,真觉得对不起他们的家人,请允许我们借这个机会向家人表示深深的感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问过身边的几个日本人,大家的回答都是“他们的确伟大,但都是在尽职。我们如果面临这种情况也一样,因为这是工作嘛”。对于日本人来说,英雄固然可敬,但更应该提倡的反倒是职业道德。
4.不提倡个人自愿者擅自奔赴灾区。日本的自愿者队伍比较成熟,有专门的各类民间组织,各种专业人才通常就都有登记,一旦发生灾害便由这些组织统一安排救灾队伍,根据灾区情况,按部就班地往灾区发送各种专业自愿者,决不乱来。他们的观点是:如果个人擅自前往灾区,不仅容易造成混乱,还有可能给灾区添麻烦,因为没有掌握灾民真正需要什么帮助。当然,像阪神大地震这样发生在城市中、房屋倒塌严重、需要大量人手救援的情况下,自愿者的及时赶到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此次海啸基本上冲走了所有海边房屋,而全国几乎一半的自卫队员都被派去搜救了,道路交通又不便到了极点,所以政府立刻改变策略,要求各地自愿者先集结力量,原地待命,到灾区拥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后再派遣,而且主要是派遣心理咨询和医疗方面的训练有素的自愿者们。case-by-case吧。
5.不张扬个人或企业捐款数量和举动,完全自主自愿。现在全国都在赈灾,大家能够做到的就是捐款、节约用电、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捐款完全自觉自愿,名人也都不大喜欢公开自己捐款的数额(被公开的有一些,但很少),企业的捐助行为更是无人知晓。前天正好碰到一位企业家,我问他“为什么日本企业不公开自己的捐款捐物数额”,他笑着说“企业是用产品说话的!慈善不过是回报社会的一个途径,不必要公开吧”。其实,灾难当头,最主要靠的还是企业提供的各种急需物资。在个人捐物方面也有统一安排,比如名古屋市从昨天才开始允许个人捐物,而且必须捐所指定的六种物品----目前灾区最需要的东西(纸尿布、干电池等),不同物品装到不同的纸箱里(因为各种不同物品放进同一个纸箱里会给灾区自愿者添麻烦----增加分发人手),纸箱上标明物品名,交到指定地点统一发送。总之,一切以尊重灾区为主,以减少灾区麻烦为本,以灾区最需要的东西为重,哪怕晚几天,以需要为第一位。
6.有关问责问题。在这次应对地震、海啸和随之而来的核危机时暴露出来许多问题,至少日本政府、东京电力公司、各级地方政府等都逃脱不了干系。随着危机的持续,近来正日益受到日本国民的批评和国际社会的质疑。现在处于“战时”状态,以抗震救灾为主旋律,一切问题暂可放置一边,但绝对不会不追究。同事松下君的一番话代表了日本老百姓的心声“在野党不就是为了揭发执政党的错误而存在的嘛,有关黑材料恐怕早就准备妥了,监督执政党是在野党的职责啊。灾情一旦稳定下来,政治就该活跃了。我们平民百姓只需根据情况判断下次选哪个党就可以了”。的确如此,难怪日本的老百姓不关心政治。不过,我又觉得如今满世界皆政客,真正的政治家似已绝迹,无论哪个党当选,结果不都是一样的嘛。
以上不过是将这些天的见闻自我归拢了一下,浅见拙识,不成文章。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其长处,摒其糟粕,方能百战不殆。
日本的经验是否有借鉴意义,因为社会制度、文化习惯等不同而不能以一概全。上述做法恐怕更适合日本这个集体主义至上的岛国。与之相反,中国地大人多,防灾救灾方面的法律正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在遇到大的灾难发生时,中央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决策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汶川大地震时,靠的就是党中央的统一领导部署。而通过树立英雄来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通过志愿者前往救助和帮助那些行政手段够不着的弱势群体们等等,都是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做法。
我想,这种毁灭性打击带给人类的绝对不只是灾难,同时也会促使人类获得更大的智慧面对大自然的威胁!
借百草园中怒放的茶花释怀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安生!
愿世界充满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