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温暖化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把每年的秋天都拉长了许多。时值晚秋,树木逐渐叶枯枝孤,但每天陪伴着我的这些银杏树却依然华彩四射,韵味不减。几年来,楼下路旁的两排笔直挺拔的银杏树伴随着我上班下班、左奔右波,已成为移动中的我的贴心伙伴。每天行走在树下,和它们似有一种十分默契的灵魂的沟通,它们也给了我繁琐日常以莫大的精神慰籍。
晚秋时节,银杏树展现出其最绚烂的风采。趁着叶落之前,赶紧抓拍下它们生机勃勃的金色风姿,以感谢这些大自然的伙伴们。久违了的上下班路上“小傻”速拍,贯穿属于我自己的随意风格,呵呵。
“大树龙盘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鬓头”。这是清代莒州太守陈全国描写古银杏树的诗句。

银杏小小的树叶,典雅而美丽,有着长长的叶柄和犹如打开的小折扇似的叶片,如果将叶柄与叶片平面成直角折一下,就好象一只步履蹒跚的鸭脚,因此古人给银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鸭脚树”或“鸭掌树”。
据称银杏与我国的佛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佛门圣树菩提不能适应北方气候的原因,有着极强生命力和绵长寿命的银杏,就被中国的佛教徒选作了菩提在中国的代表,他们称银杏树为“圣树”,称其果实为“圣果”。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刹寺庵、无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银杏,它们历尽沧桑、遥溯古今,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历代骚人墨客涉足寺院留下了许多诗文辞赋,镌碑以书风景之美妙,文载功德以自傲。

陆游有“鸭脚叶黄乌桕丹,草烟小店风雨寒”描写景色的诗句;兆补之有“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之喟叹。穿越亘古时空,古人的心境与今人如此一致。

银杏为上古孑遗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唯其历经沧海桑田存留至今,被植物学界称为“活化石”。
银杏又称“公孙树”。银杏雌株树龄在20年以上才结果实,因此在民间留下了“爷爷栽树子孙吃果”的俗语,以此联系隔代人之间的感情。银杏树种多有根部分蘖的特性,常在主干基部周围萌生出许多小树条形成子株,象一群子孙围绕老公公一样,故名。

欧阳修有“降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的诗句。我以为,银杏的金贵,在它的奉献。岛国人喜食其果,蛋羹、串烧、煮菜等家常菜中皆放几颗进去,大概也是他们多年蝉联长寿世界冠军的原由之一吧。
每当金色地毯铺满地面,秋也到了即将拉上帷幕之时了……
怀着对银杏树的感恩之心,每天与它们相伴,感受着树的呼吸,体味着叶的盛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