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爱赶时髦的人,往往对流行过后经大浪淘沙筛选下来的东西甚感兴趣,尤其于小说、电影等,观之,总比别人晚几拍、几十拍,且不一定是当年卖得最火的那部作品,却乐在其中。
想趁着难得的假期看几部这几年风靡过的但我尚未着眼的片子,但通常很少看片的我面对茫茫影海,无从着手。迷茫之际,从八零后的侄子处得知一个叫做IMDB的电影资料库排行榜,发现连续数年排行第一的是《教父》,而排在第二位的则是《肖申克的救赎》!前者已观多遍,不在话下。而后者则完全靠观众口碑称雄数年不败,自然成为我的首选了。诚然,选择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主演之一的摩根.弗里曼----我最喜欢的黑人演员!
在一个凉爽的夜晚,我静静地观摩了这部与奥奖擦肩而过的影片(那年《阿甘正传》得了大奖),看后久久不能入睡。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所看过的最经典的影片之一!是我心目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无冕之王!
与以往那些讲述阴暗晦涩恐怖肮脏牢狱生活的监狱片有所不同,《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讲述友情、困顿、希望与梦想的电影。尽管几乎所有镜头都在灰暗的大墙深处,但观者的心却异常地透亮。这部电影最能打动人心之处,便是自始至终都能给予人们希望。
其实,该片的情节无多复杂,人物安排也很简单,更少见的是没有女主角,且几乎所有场景皆在我最最恐惧的监狱里!但这些都不足以妨碍它成为一部经典影片!口碑排行榜中多年领衔首座便证明了这一点。整个电影都是在RED(摩根扮演)的缓慢独白中进行着,特喜欢这样的以一种很坦然的语气娓娓道来的独白,尤其是配上摩根具有穿透力的睿智的声音,就象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这种方式使得影片从头至尾平缓自然循序渐进,舒缓了监狱的压抑,让观众始终心存期冀。
影片中的ANDY因为妻子及其情人被杀而被诬陷入狱,被判无期徒刑,由一个风光的银行副总裁变成了一个囚犯,并在监狱里饱受着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最初给人印象有点怪异的、弱不经风的他,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显露出他超出常人的坚强和智慧。在那种很绝望的环境下生活了20年,在出狱根本就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还能有勇气向他最好的朋友RED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出狱后想要的生活,始终不丢掉希望和梦想。他在放风时会信步闲游,一点都不象一个罪犯;他以自己的“看家本领”帮狱警做报表逃税,由此换来请狱友们喝啤酒的一阅;一个星期的禁闭换来为狱友们放一阵音乐;他用6年的时间坚持每周发一封信,终于打动地方政府,争取到建立图书馆,帮助狱友考文凭;他被同性恋纠缠,却一次没有输过,因为他一直保持着做人的尊严,没有堕落和妥协;他取走了典狱长的一部分钱并把它的犯罪帐目上交,说明他是非分明,沉稳善谋;他没向不公的法律低头,没有任凭命运的摆弄,花20年时间挖了一条隧道,靠着非凡的毅力争取到了命运的主动权;重情重义的他告诉RED去墨西哥小岛找他……ANDY如一条不显山不显水的小溪,默默无闻地、永不停息地滋润着高墙里一切活着的生灵,也触动着观众的心。
我想,20年,如果换成其它任何一个人,该会怎么样?也许会变得和肖申克监狱里任何一个普通的犯人一样,被现实折磨得放弃思想和希望,变成一个麻木的体制化了的人,混的好一点的话可能会和管图书的老布差不多,再好一点最多也就和RED一样了,发挥自己的小聪明在监狱里做一个能够弄到东西的人,活得更接近正常人一点。也可能和那个与ANDY一起进来的胖子一样, 一开始就向现实投降,哭着求饶,最后被狱警活活打死。然而,ANDY没有向不公平的命运低头,他是独一无二的。
由此想到了本片的主题----救赎和希望。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每个生活在某种“体制下”的人的“救赎”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也应该是我们要去探求的人生吧。
电影中的台词经典绝伦,从网上搜来一些贴上: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记着,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你会因此而振奋。不过,他们一走,你住的地方也就更加灰暗空虚。我觉得我真是怀念我的朋友。
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娘们在唱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有些东西还是留着不说为妙。我想她们该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动人的故事,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美妙的让你心痛。告诉你吧,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肖森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听着ANDY用一周禁闭换来的那段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片断时RED的心里独白)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这句让我想起莎翁《哈姆雷特》中的那句经典台词“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
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既然你已经走到这儿了,就再走远一点吧。
当今的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过去了。或者利用科技和技巧让我们感官上一时畅快,暂时降低智商麻木地high两三个小时。或者将我们带入一个尚不存在的世界,以满足人类想入非非的无底洞般的欲望。所以,这些年我很少看电影。
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这是一部感动心灵的电影,一部难得的经典。我想,除非再出现能够与之匹敌的影片,否则,我依然不会浪费时间去看一些自认为索然无味的片子。过瘾只限于一时,而感动则将永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