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过的课文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我幼小心灵留下的印象极深,甚至深过那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檄文。瞧瞧他的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文化战士尽显柔情可爱的一面。我几乎可以背下来他的散文,也接触过他所描绘过的几乎所有的园中动植物,唯桑椹者从未见识过。
出洋后“遭遇”无数“一吃不可收拾”的洋式甜点,从小就喜所有甜口、嗜奶油味儿的我从不拒绝品尝任何点心的机会,尤其钟爱带有raspberry的各式甜品,像由它而来的蛋糕啦、果酱啦、果酒啦等等,喜欢它那种特有的甜中带酸的清香味觉。但,一直以为这种水果源于欧洲,而洋式点心又如此频繁地运用它,所以它应该只存在于西方。
那天,下班路上(暑假之前),偶然发现远处一家院墙上的植物似与众不同,好奇心驱使我身不由己地走近看去,只见一颗颗紫红紫黑小珊瑚豆般的果实躲在绿叶底下,如一片嫩绿裹一层红云,诗意般的情致,甜滋滋的趣味。嘿,这不就是活生生的raspberry
嘛!我为无意中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惊喜雀跃!

回家后立刻百度了一下:raspberry
中文名称“桑椹”“覆盆子”“树莓”“野草莓”,五花八门,大致相通吧。桑椹,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桑椹又叫桑果、桑枣,农人喜欢摘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代研究证实,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椹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云云……
再次见证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世间万物无所谓东西南北之分,它们是共通的!
我又长见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