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谁见了以下精美照片都不会不心驰神往吧?!我也不例外。终于,在即将离开巴黎的几天前,我寻梦而去,揭开了长久蒙在心里的那层纱。
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6-3-13/34142_2.jpg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10/03/nd071003039.jpg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CA%A5%C3%D7%D0%AA%B6%FB%C9%BD
8月初,从地中海返回巴黎,小休几日,每天照样少不了围绕花都各处转转。为圆我那另一个梦,特意报了个一日游旅行团,前往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著名城堡----圣米歇尔山游览!
一路上,热情的导游一刻不停地讲述着诺曼底地方的历史故事,加上两边看不够的乡村风光,近5个小时的车程竟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当巴士慢慢接近海边时,我的心被提到喉咙口,目不转睛地紧盯远方,寻找那梦幻之城。大雨过后的天空依然乌云密布,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尽头,海平面上浮起的一座忽隐忽现的“小山”,好像被孤零零地放在海上,又似宫崎骏卡通片里的“天空之城”飘到了水面上。再靠近些,一座锥形小城堡在天水迷雾间兀然拔地而起!传说中的圣山已经赫然眼前!

圣米歇尔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 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称之为“海上金字塔”;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赞誉其为“法国的泰山”。1300年来,它傲然独立,凭海临风,睥睨大西洋海水的潮起潮落,接受着一代又一代信徒的顶礼膜拜。 据说公元708年的某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连续3天梦见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于是,这场梦让人们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冈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造就了这个奇迹。此山的面积其实很小,直径只有1公里左右,山头建有比它高出近两倍的修道院。山上设有坚固的堡垒和城墙,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曾成功地抵御了英军的攻击,不仅是军事建筑的典范,更成为法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后被用作多种用途,1874年被视为历史古迹,获得大规模的整修,工程迄今仍在持续进行。圣米歇尔山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沿着圣米歇尔山凸凹不平的狭窄青石板路拾阶而上,两旁商店和餐馆林立。向上“爬”20多分钟后,雄浑壮观的圣米歇尔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在我面前安然而立。又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群,由下而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拱线、每一条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所有尖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让人感觉有一股向上飞升的合力。十二、十三世纪时,这里是极具影响力的本笃会修道院,修士们在山上留下奇迹堂、修士食堂、骑士厅等极为精美优秀的建筑,无论内外,每到一处都令人肃然起敬。
修道院内外处处令人叹为观止。身临其境,百感交集。

庄严而神圣的教堂。本人虽为无神论者,但冥冥之中似乎感觉到与上帝同在。

精致优美的“空中”花园。试想,登高20多分钟后,在肃穆幽暗的修道院中徜徉徘徊,走出门洞忽遇此花园,能不为之惊叹吗?!

教徒们用餐的食堂:只此一排桌凳,对面没有。导游说这是为了跟上帝对话,若对面也设一排,则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了。
这实在是个神秘的地方。据说潮涨时它成为孤岛,冷漠高傲而深不可测;潮退时它与陆地连成一体,变得亲和而平易近人。而山,就这样游走于“陆地”和“海岛”两种身分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循环了千年。我们来此的前一天恰巧下过大雨,通往圣山只剩下中间一条通路,两边停车场皆成汪洋,蔚为壮观。导游说这应该算很难逢着的了。
要尽情欣赏圣米歇尔山的风姿,最好在山上住宿一晚,只可惜我们没更多时间停留。据称早上的圣米歇尔山宁静秀美,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夜里掌灯时分,住在山上观海、听潮、看修道院在灯光的映照下,祥云浮动,极尽华彩。大概那就是我所向往的唯美照片中的情景吧。

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我如此向往此地,却始终听不到lg一句期待前往之声,经软磨硬泡终于“逼供”出缘由----他认为此山象西方童话故事中妖魔鬼怪出没的古堡,故一直怵于前往。因我和闺女死心塌地要去,人家只好“顾全大局”奉陪了。当天碰巧属于阴云密布之日,别说,这地方阴森森的,宗教色彩浓郁,历史故事悲壮,还真感到有些瘆得慌。看来,我去欣赏童话中的王子和白雪公主结婚的圣殿的梦想最终与lg畏于白雪公主后妈所居魔殿的遐想算是打个平手吧。不过介于天气阴郁、宗教色彩浓厚,貌似lg的思想略胜一筹。世间任何事物,理解欣赏的角度不同,心情就大不同。女人往往理想主义色彩浓些,而男人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呵呵。虽没有天性娇艳多姿的诺曼底的阳光普照,见到“庐山真面目”的我却并未因此而感遗憾,因为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和教徒们的虔诚奋斗而成为世界一大奇观是无容置疑的,我依然为它那集自然的和人文的各种因素之大成的壮美而震撼、感叹不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神山的迷人之处于此,足矣!
走时的感怀已远远超过来时的幻想,我心满意足。回城的巴士上,成为宽阔的草场、成群的牛羊的背景的圣米歇尔山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视线里,童话、神秘也随之消失,心中只剩下了永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