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适合家长的《点》和《味儿》(新增祺棋画的草莓)

(2010-08-26 16:42:54)
标签:

图画书

绘本

亲子阅读

育儿

分类: 图画书

    爱心树的书,俺是本本必收。点和味儿进家好一段时间了,只是最近没啥写书的兴趣,前两天和祺棋一起看了两遍,顺便拿上来写写吧。

 

    《点》,关于绘画,关于教育,关于勇气,关于生活。

http://s3/middle/50d5850bn74abcca1f592&690

 

    美术课,小姑娘啥都没画。老师看了看说:“啊!暴风雪中的一只北极熊。”(让我想起了吃完草离开草地的牛)

    小姑娘不服气,就是不画。 老师说:那就随便画一笔吧。

    小姑娘赌气似的狠狠一戳。(如下图)  老师仔细看后说:请签名。

    不久,小姑娘在美术教室的墙壁上看到了自己画的那幅“点”,还被老师精心装裱了。
http://s15/middle/50d5850bn8eb5fe74b53e&690

 

 

    于是......小姑娘开始了自己的画“点”之旅,直到许多画作在学校的画展上展示大获好评。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画展上,小姑娘也像自己的美术老师一样,为另一个孩子打开了艺术之门......
http://s16/middle/50d5850bn8eb5fea5ac9f&690

   

    我记得我小学三年级的一堂美术课,是个星期三的下午(我记的清楚吧?哈哈),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好像是画神笔马良站在海中的船上迎着暴风大浪。我郁闷的呀,一是觉得我根本就不会画,二是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主题,在临下课的前几分钟,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在纸上赌气的胡乱涂啊涂,很挫败,很难受。当然了,这个画最后好像得了60分还是不及格什么的,至于老师有没有让我重新再画了交过去,就记不清楚了。现在想想,我们那时候,有多少孩子在这种美术课上丧失了对艺术的感觉,失去了对画画的兴趣,甚至影响到了自信心。

 

    关于画“点”,祺棋在第一次拿起笔的时候,画的就是点,点了好多个点,因为她没有能力让笔尖在纸上滑动,于是,用签字笔和圆珠笔在纸上点“点”,就成了她最初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都放在祺棋外婆家了,所以现在没办法拍照,过两天去找出来贴上。)从点,到由点发出的射线,到曲线,到合口的圆,到祺棋口里的瓢虫、太阳、草原、糖果雨、人人,在祺棋的绘画道路上,我可以肯定的说,虽然我没做什么有创意的引导,但我给了祺棋非常大的空间,很多的肯定和微微的赞许,而且也愿意陪着她在这条路上继续的探索下去。我觉得以我目前的能力,能做到的也就这么多了。

 

    对了,这本书中另一个亮点,在小姑娘为她自己第一个“点”签名之后,老师并没有做任何点评,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老师做了一件最正确的事情,就是给这幅作品加了精美豪华的金色画框,并且挂在美术教室的墙壁上。我想起很欣赏的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说过这么一段话:“孩子的作品不需要老师的赞美,老师只要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把孩子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这就足够了。”

 

    我自己感觉祺棋似乎不大能很好的体会到这本书要说什么,所以暂时没拿给祺棋看,而是随手放进了客厅的小书架上,前两天被祺棋自己翻出来了,她大概翻了翻,那天晚上睡觉前就抱上床让我读了。 果然,祺棋觉得这本书挺好玩,但没丝毫的感动之处,也许她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但我感觉更大的原因就是,我给她了很宽松的画画环境,没有丝毫压力,想画就画,不想画的时候,一个月不碰笔也没人管她。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5岁-10岁的孩子。而更适合的人群则是所有的家长,如果准妈妈能看看就最好了。

 

 

 

    《味儿》,为自己画画,为自己写诗,为自己生活。
http://s12/middle/50d5850bn8eb5ff66a2ab&690

 

    一个爱画画的小男生,每天画不停。一天,他的画被哥哥嘲笑了......于是,他开始对自己所有的画都不满意
http://s14/middle/50d5850bn8eb5feeeabdd&690

 

 

    是什么让他转变而重拾信心了呢?-----妹妹的欣赏让他觉得所有的作品都很有“味儿”。
http://s2/middle/50d5850bn8eb5ffbfcfc1&690

 

 

    他又开始画身边的世界了,灵感如泉涌。不仅作有味儿的画,还作有味儿的诗。突然有一天,他又没画画了,因为他觉得去感受世界的美比捕捉这种美更有味儿。
http://s8/middle/50d5850bn8eb5ff4f7467&690

   

    画画,并不是画的像才叫做画画,只要画出你自己眼睛里的世界就可以了,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无论用线条还是色块。昨天,和祺棋仔细看了《小蓝和小黄》,祺棋很喜欢,也能看出作者笔下的好朋友和幸福家庭。我还趁机给祺棋爸解读了一遍,让祺棋爸也了解了解为什么这是一本划时代意义的图画书。(这段绕的有点点远)

 

    我和祺棋读了一遍《味儿》,祺棋只是觉得小哥哥画的画很有意思,看完一遍就没再要求继续读了,当然了,她这么小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味儿的。我很喜欢这本书,尤其喜欢小男孩最后自己悟到感受生活是最惬意的这个场景。

 

    我个人建议5-10岁的孩子阅读,家长好好看看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话说我星期六早晨起来整理客厅(我感冒了,祺棋爸把祺送外婆家去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地上有三张祺棋的画,好像是她昨天晚上坐在地上画的。出乎意料之外,竟然看到一个草莓,吓我一跳,实在不敢相信是她画的,因为她之前从来没画“像”过任何东西。我还在这张画的附近找到一个草莓发夹,估计小家伙是对照这个草莓画的。旁边还有一盒油画棒,这幅画应该就是用油画棒画的。(她最近画画,我都不管,全是她自己取用材料。昨天晚上我玩我的拼图,还看了几本书,祺棋好像是自己跳舞,看书,画画什么的。)

 

1.造型方面,整体形状比较像,说明她现在对眼里看到的物体更能自如的表达出来了。   

2.线条很有意思,左半部是用圈圈和螺旋曲线表达的(我想起来了,她最近的确是比较喜欢画螺旋状),而草莓的右半部分却是用一个个小线条组成的。不知道是因为她就是像画两种不同的感觉呢? 还是因为灯光导致一边有阴影让她想用圈圈表达呢?  (要是让我画这个草莓,一定只用一根曲线而已。)

3.使用的油画棒颜色也是和实物一样滴。   真是越看越有味儿的一颗草莓啊!

http://s5/middle/50d5850bn8ed862cf5c6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