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振宁反对建造超大对撞机讲的理由不仅仅是国情

(2016-09-06 12:50:40)
标签:

杨振宁

对撞机

王贻芳

科学家

高能物理

分类: 一言随笔
                        http://s1/mw690/001tMfhNzy74DfEuqMEa0&690

      从杨振宁的反对看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没落
                                                                                 作者:一言
中国当然有好的科学家,但是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并没有好的条件进行科研创新。俗话说的创新都在官员圈子里被指定和混淆。国际科研基金钱不少,但是最后去了哪里?申报的项目多少是有价值的有实际数据的,有没有为了钱而申报的?

其实网上曝光的也有不少。
但是昨日杨振宁关于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的被中科院所长驳斥的文章发表在新浪网上,引起了我的注意。【文摘:9月4日,《知识分子》刊发了杨振宁先生的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作为正在高能物理一线从事实验工作的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不能同意他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针对杨振宁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的文章观点逐一驳斥,恨不能让杨振宁马上主动撤掉自己的文章公开道歉才解气。

杨振宁先生的观点主要是几个方面:
1.目前在这个领域,中国没有优势,未来30年也不会有,主导者都是外国科学家,所以没必要花这么多钱造这个;
2.目前中国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很明显,很多其他的好项目资金被这个挤占导致很多项目搞不下去了;
3.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么多年也没出成果,应该歇歇了;
4.高能物理研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对人类实际生活的影响很小,中国政府应该花钱先解决民生问题;

造一个大型的电子对撞机需要多少钱?至少是千亿级别的资金。

假如杨振宁的建议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那么超大对撞机就要搁置,理论上,王贻芳所在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就要没钱了。他肯定是气疯了。问题是,给他钱造出来,他能有什么成就吗?他就能发现新的希格斯粒子吗?能发现新的伴随粒子?为了满足他个人的愿望,无视中国科研的现实情况吗?

电子对撞机不是中国才有的,全世界发达国家加起来有十几个,中国也在1989年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但是实际上只是到了2007年3月26日中国北京实验室才在陈和生院士的带领下实现正负电子对撞成功。这个结果中国人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从1989年北京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成立到1991年参与北京谱仪合作,一直都是外国科学家做主导,中国参与。中国不计成本的科研才出了一点成绩,但是在前沿,中国科学家显然不占据任何优势。我们的设备是人家帮助建设的,我们的很多试验也是在人家帮助下完成的。我们的一些项目也是跟着别人的思路在搞。我们现在又要搞超大对撞机,除非是少数科学家本人名利心太重,不可能有其他的解释。


王贻芳在驳斥的文章里说,【文摘:杨先生反对的第五点理由是七十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没有实在的好处,未来也不会有好处。

  七十年来,高能物理发展出的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没有高能物理,就没有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和散裂中子源等装置,我们现在的许多生物、地质、环境、材料、凝聚态等方面的进步就无从谈起。没有高能物理,今天在医院里的很多检查与治疗(MRI,PET, 癌症的放射性治疗等)就不会存在,或者会推迟出现,许多人的生命会被缩短,生活质量会降低。没有高能物理,触摸屏就会推迟出现,智能手机就是一个梦想;没有高能物理,就没有WWW网。人类从WWW网中得到的收益,远大于对高能物理的全部投入。

问题是这些是中国科学家得到的?跟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有毛关系?

王贻芳:中国建大加速器对我们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呢?第一阶段300亿人民币的投入(2022年起,每年30亿),至少使我们可以在以下技术方面实现国产化,并领先国际:

  a)高性能超导高频腔(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加速器)

  b)高效率、大功率微波功率源(也可应用于雷达、广播、通讯、加速器等)

  c)大型低温制冷机(也可应用于科研设施、火箭发动机、医疗设备等)

  d)高速、抗辐照硅探测器、电子线路与芯片等】
建了大的加速器,真得就能领先???好像这个逻辑就变成:主要是我们的设备太差,如果设备领先,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能世界领先。呵呵呵

中国造了超大对撞机,就真的能领先于世界?看着都让人捏把汗。你要是真行的话,早就被美国人高薪挖到美国实验室做实验了,早走了。不讲国籍不讲个人利益,纯粹是为了科学研究,大量的科学家到美国定居其实目的是一样的,科研为了造福全人类。你王贻芳如果在这个领域领先,人家老外早就起挖你走人了。你要什么样的待遇都行。问题是,你真的不行。

上面列举的很多和高能物理发展对应的科研成果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发明创造也基本都是外国人实现的,跟中国没啥关系。美国人技术领先,也没有说随便就花几千亿造个大型的对撞机。你造出来干嘛?就为了让你个人做实验扬名?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
                                                      http://s2/mw690/001tMfhNzy74Dgp8UxP21&690
                                                      希格斯玻色子 真的能毁灭宇宙?

既然眼前技术不行,那么几十年以后建造大型的对撞机也是可以的。你看研制航空发动机需要经费、研制大型航母需要钱,研制载人航天飞行器需要钱,似乎哪一个都比超大对撞机研究更有价值。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投资是很可怜的,中国整个国家的科研投入是很可悲的,大量的钱都投到房地产上面去了。重复建设也很多。


有的科学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是没感觉的,好像说,你要我搞研究,我不吃饭都可以。我们国家苦一点也行,总是要有人牺牲的。做大事的人,就一定要不拘小节,要有牺牲一部分人的心理准备。但是高能物理研究不能落后。

其实很多科学家早就有共识,高能物理研究的路子未必是真的对,需要探测的粒子可能有其他的方式和手段去铺抓。如果很多年没新的进展,那么可能是路子走错了。

国家应该给我钱,让我能够充分的进行我的研究。其他科研可以等一等?你已经搞了几十年了,也不见你超越,不见你技术领先于他国,你还要花钱?不该反思。(你在中国领先很牛逼吗?)头衔一大堆,很吓人吗?科学家成了官僚,还能抱有科学家的务实谨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吗?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都是国家巨资培养的嘛?

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发展科研和进步?
看看中国近百年走过的历程,中国对世界还有何贡献?中国物理研究水平在世界尖端前沿应该如何定位自己?中国基础物理研究还远远不够,一上来就想弯道超车,这种思想根本就不是一个认真的科学家该有的。

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是如此,买设备组装很快,然后自称有科研,其实也就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做点实验。我们的电子对撞机就是花钱买的,但是我们买了以后得到的成果很少,除了1991年和外国科学家一起合作得到了北京谱仪试验发现新短寿命粒子,但我们应该明白,这个发现不是中国人独立完成的。是在全世界科学家和美国人的启发下完成的。


中国一些科学家总想着弯道超车,总想着花钱和外国科学家比拼谁的运气好,谁能第一个发现。这个是不好的现象。中国最需要的科研往往是基础领域的。恰恰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很多空白。我们需要填补的东西很多。现在是只有外国来的科学家才具备基本的素质,中国自己培养的往往在这方面就很弱,一大批院士都是留学回来的。


我们现在培养人才还存在问题,我们如何不花钱多请一些优秀的外籍科学家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我们可以多花钱,那么我们为何不走美国人模式,把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都挖到中国来?人家为何不来啊?

科学家如果连简单的逻辑都存问题,那么这样的科学家除了急功近利,不会真有学问的。实际上,中国一大批挂着头衔的所谓科学家,都是些骗子。

有些人总是会说,中国未来是需要的,中国需要立足长远看问题。
但是如果中国没有培养人才的机制,没有培养科学家的土壤,就是提前三十年表明了足够的远见又如何呢?80年代中国特别穷的时候花了好多亿建设北京电子对撞机,但是到今天有何成果呢?

不谈国籍,实际上大多数科学家需要做的是如何帮助人类进步而不是仅仅靠运气。我所指的对撞机发现伴随新粒子就是一种运气。因为实验方法错了,就可能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有新的发现。科学是最容易推翻的东西,因为人类还很渺小,我们今天的科学成就仍旧是宇宙中最可以忽略的部分。

而中国科学家,显然还在最低端。浪费钱干嘛?
中国连地面上跑的汽车的发动机都不能研制出一个高性能的,为何非要搞些高能大项目???为何手机芯片中国都不能领先,谈何高能物理?王贻芳之流,应该反省。国家给们拨款大笔,你们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宁愿中国饿死人,也要帮你造一个超大对撞机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