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雨季井盖文化 |
笔者2013年9月2日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大地漫笔)发表了题目为《井盖与城市》的文章,各地媒体进行了大量转载。2014年7月6日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看到,又一8岁男孩,上学路上不慎掉进井窨中,今年6月3日,在南宁秀安路一小区,一老人不慎踏上“吃人井盖”,瞬时跌入井里,幸好一女士经过,及时拉住老人,周围居民迅速聚拢,合力将老人救起。我发这篇博文时外边在下雨,真不敢想象这类似“井盖吞人”还是否会发生。雨季又至,以博文微薄之力再次呼吁:雨季里匆匆来往于街头巷尾的行人们,要千万注意脚下的路,提防着点“井盖杀手”!
近年来,笔者屡次从媒体上看到马路中央的下水道井盖被暴雨冲走,造成路人跌落伤亡的报道,看得触目惊心。时下正值雨季,真不忍心看到大街上的人们头上遮雨脚下还要防井,更不忍心看到井盖下死人的事情再发生。
且看2011年6月24日《北京晚报》的一篇报道:两名青年在试图将一辆熄火的轿车推离积水时,不慎落入排水井,瞬间被冲得无影无踪。
《潇湘晨报》报道:2013年3月22日晚9点多21岁的女孩杨丽君不慎落入下水道,随即被急流卷走。
2010年5月14日晚,广州清远的女生李淑芬坠入被水淹没的下水道口,不幸身亡;同年3月,在长沙马王堆路上河国际西侧,一位两岁男孩乐乐(乳名)不慎跌入井盖破损的下水道中受伤。
……
井盖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威胁行人生命安全的“凶手”,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井盖被水冲走;三是被雨水淹埋后的井盖被超过其承受能力的重物压坏,人走上去掉入井中;三是井盖被盗没及时补上。笔者认为前两种属于井盖质量问题和下水道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下水反冲;后一种关系到有关部门的责任心问题。
今天暂且抛开“责任心”,只谈前两种问题。
笔者曾在北京某宾馆院内看到一块有明确标志时间和制造者的:“1953年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的井盖。在同一院内又拍到两个井盖(井盖2和井盖3)。生产时间是井盖3晚于井盖2,井盖2晚于井盖1,尽管这三个井盖目前都保持得比较完好,但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质量是递减的。1953年燃料工业部制作的井盖,历经60年的风雨侵蚀,表面仍油光锃亮,厚重稳固,踩上去与踩在地面上没有区别。这样的井盖会担心它破裂或是被水冲走吗?
再看看下面同样在北京某地发现的井盖,看着就使人不寒而栗了。
还有下面列举媒体暴露的几块外地的问题井盖,更让人胆战心惊。板材厚的像锅盖、薄得像锅底,人踩上去都感觉摇摇欲坠,只能绕道走,更别提汽车了。这样的路基能顶起高楼大厦的繁华城市吗?
拿1953年燃料工业部生产的井盖对比近年来生产的一些“事故井盖”,笔者不禁心生感叹,论生产设备、技术,现在比60年前不知道进步了多少,但却造不出60年前那样结实扛用的井盖。想来建国之初虽然物资匮乏,条件落后,但是关系到国家建设,民生工程,事事都讲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样的理念刻在当时每一个人的脑中。现在这样的口号不见了,人们对此也早已淡漠,要降低成本,获取效益,忽视了井盖的质量,甚至偷工减料,一门心思向前(钱)看,而踏在脚下的井盖却被摒弃在视线之外。直到近两年出了多起井盖质量问题而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人们下意识地看到井盖就绕着走,甚至称之为“夺命的井盖!”质问“是谁制造的马路凶手?”
井盖是近代才在城市中出现的,北京的井盖是北京近代市政发展史的一页,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据统计,北京从1908年自来水公司安装第一批井盖开始,如今已有将近195万套井盖。井盖有着市政、热力、自来水公司等不同的归属,路灯井盖、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表井盖、闸井盖、燃气井盖、电力井盖、电信井盖等等种类繁多,不同的功用,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复合材料、洋灰、黄铜、钢板等不同的材质,每个片区的井盖也都各不相同。从2002年起,北京市启用“京标”井盖,能够防偷盗、防坠落、防移位、防震响、防跳动,但仍有相当部分老井盖未换,尤其是较深的污水井。自长沙落井女孩杨丽君遇难之后,北京市政部门加快更换“五防”井盖,并在千个井口安装反光警示杆,井盖移位将自动弹起;北京市排水集团也加快了对单层井盖加防坠网的工作。笔者欣慰之余,也有建言:对于井盖这样大量使用的城市基础设施,可否在生产上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标准,在用料、厚度、制造工艺上有规范要求,并且像1953年燃料工业部制造的井盖那样,标出制造或监制部门。
城市本应让生活更美好。因破损井盖而危机四伏的道路撼动着现代城市的基础;因问题井盖而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悲剧拷问着城市管理者的良心。今年上海、江苏、辽宁、河北等多个省市都将井盖问题列入了招考公务员的试题中,体现出政府对此类事故的深刻反省和对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关心。在全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井盖——这被人踩在脚下,但切身关系到群众基本安危和利益的小物件,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高楼大厦,是城市光鲜的名片;而一方井盖,却是繁荣城市的根基,是城市内涵的人文关怀,是管理者感系民生的拳拳之心。
文字刊于《人民日報》( 2013年09月02日 20 版)大地副刊(大地漫笔)题目为:《井盖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