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书信记录“五卅”惨案

(2014-01-27 11:21:53)
标签:

五卅

教育

文化

小学生书信记录“五卅”惨案

 

 

父母为孩子假期做些啥?

 

  这是苏州一位学生给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可能身在五卅发源地上海)的半文半白的信和父亲在儿子信上的白话朱笔批注。从眉批看,父亲此时在铁路局工作。苏州的朋友可询问是哪位大家,尤其是这位写信少年的尊姓大名,以及他们一家后来的情况。

  信中提到他和两个哥哥(生哥、双哥),五月卅日,在学校自治会的组织下,走出学校,上街宣传,早十时出发,十二时回家,下午一时又出发,到五时回校。宣传的都是五卅惨案发生的事……。稚嫩的手记载了近80年前的大事件。看来,过去的小学生也并非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从写信的字迹看,是稚嫩的手所书,可能是位低年级学生,但也可谓笔画端正,语句通顺。而父亲的批注,字圆润,老炼,有力透纸背之功,更甚者是修改所用符号,规范有力,非一般人所能为之,修改之处可圈可点。但“译儿览,你这封信写得极好。”这可就需商榷了。爱儿心切,儒者之言溢美过实,可以理解,父亲是以看文章的角度来评儿子的信的,但此信作为一篇文章还是有不足之处。首先是交待的不够清楚,比如说,要不是有后面的“阊门”二字,我还真不知道这“五卅大游行”发生在何地;其次是作为一篇文章来看,后边的“母亲到火车站”之后的一大段内容与前边内容没任何关系;在最后又说与五卅惨案有关的事:“昨天学校开演说(昨天学校里演说),生哥第一、男第三。”这句话若移到“宣传的都是五卅惨案”句子之后,就更好些。

   大年将至,是家家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尤其是孩子们,是望眼欲穿的吃年饭、穿花衣、放鞭炮、串亲戚、收红包、逛庙会的大节日。现在的学习压力大,更应利用放长假机会,让孩子们放下书包,高高兴兴玩一个假期。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已经给孩子安排了假期补课或辅导,有的老师布置了卷子(假期作业),使孩子仍背着学习的包袱。我认为这是对孩子心灵的莫大摧残!那么我想,有条件的父母或亲属对孩子一年来的书信、日记和作文、作业,做些“批注”。这样,一来对孩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恐怕比之占用孩子假期玩耍时间且花钱找辅导,说不准还强得多呢;二来,父母是孩子最崇拜的人,父母对孩子一年来的学习做了个总结,在欢乐的气氛中多些鼓励,你们的“批注”会长远留在孩子的心里,对孩子的学习是有益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