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文文化 |
分类: 心情故事 |
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国,缩小城乡差距的进程越来越快,我们置身在一个高楼林立的世界,用快节奏的生活取代乡村闲散的优雅,一切被纳入严格的制度中,一切都陷入刷卡的深渊,时间与空间被迫分隔成碎片,我们的思考不能连贯进行,除了感官的刺激,我们丧失了几乎所有自主的审美,我们被动地享受着全部是复制的生活模式,每个人都被抹杀了个性,变成整齐划一的生存机器人,甚至连死去的方式都被优化成有限的模式,我们迷失在城市茫茫的人海中,找不到一条通往自然的道路。
文明,让我们丢失了太多做人的权利,我们不得不面对日渐狭窄的空间,就象被集体圈养的鸡,被社会以劣质的饲料喂养,就连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就象鸡产蛋一样——也掺有太多水份而没有实质的意义了。
我们因此沾沾自喜,这种全球化的文明浪潮,最终窒息了人类的灵感,工业化的流水线式的复制,让艺术品泛滥到一钱不值,我们用廉价的材料注入各种各样的模具,让人类发展的每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都变成机制饼干,艺术的简单重复,成了整个时代的恶梦。
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包括现代的孩子,这些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玩具都是从商场选购的,他们的快乐从小就定位在拥有而不是创造上,这种无差别的拥有,扼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因为不能忍受法国“文明”的摧残,毅然舍弃优裕的世俗生活,逃离巴黎,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寻找精神家园,他与岛上的土著一起劳动,还娶了一个土著女人为妻。在这个充满阳光与花香的岛上,他任性而放肆地生活着,无拘无束地张扬着个性,创作了世界上最优异的油画作品,同时写出《诺亚·诺亚》这样一部世界名著,用近乎宗教的视角,记述他在大溪地的美妙体验。
高更对现代文明的背叛,除了他本人的性格因素外,很大程度也代表了现代人身陷文明普遍的感情焦虑,一个不能自主探索生命与美的人,事实上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了。高更的勇敢与执着,最终成了他一个人与整个文明机器的对抗,也铸成了他人生的悲剧,但他的对自然大美的追求,却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溺于文明大水之中的可怜人,我们因为内心的懦弱而不能放弃所谓的幸福,注定会在庸碌中了却一生。
当我们透过闪耀都市灯光的夜幕,遐想遥远的不受文明污染的净土时,或许除了逃离,没有折衷的道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