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咨询师的基本功:可以准确判断是一般问题还是特殊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如果是精神病问题要转介医院。
☆调查数据:全国心理发病率是13%~15%,仅次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与生物学有关,压力无关。
☆注意缺陷综合症(ADHD),学校学生5%患有此病。
①疗法:主要采用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
②发病机制:是因为细胞之间神经递质不够,注意力无法集中。
③判断方法:简易判断孩子是不是ADHD有一个简易方法?
给孩子喝一杯纯浓咖啡,让各代课老师观察其注意力状态,如果安静了,80%是多动症,如果更活跃了,可能是冲动控制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又称意向控制障碍,指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采取某些不当行为,这些行为系社会规范所不容或给自己造成危害,其行为目的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或解除精神上的紧张感。病人自称这种行为带有冲动性,明知道不对,无法控制。不包括偏离正常的性欲与性行为。比如偷窃狂、病态性赌博、拔毛症、纵火狂、间歇性狂暴症)
☆精神分裂症与压力,心理疾病无关,更可能是生物疾病。
一、认知障碍
⒈感觉障碍
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如形状,颜色,重量,气味)
⑴感觉过敏:对一般刺激感觉性增强。重大创伤事件之后容易出现。
⑵感觉减退:对一般性刺激感觉性减低。第一感觉就是让他去会诊。手脚像带了手套。如果不是精神内科诊断的末梢神经炎就考虑癔症。
⑶内感性不适:说不清楚的不舒服。感觉身体内部各种不适。如挤压,虫爬。胸闷,头痛等,说不清楚的哪里不舒服。几乎出现在所有精神病当中。尤其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⑷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与正常人的感觉不同。
⒉知觉障碍:
知觉:对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感觉+功能)
⑴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⑵幻觉:持续的对无对象的知觉,虚幻的知觉。出现幻觉,首先考虑精神分裂症。
①幻听:
❶分为言语性幻听(听见有人在说话) 语言性幻听分为: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争论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听见有人评论你
命令性幻听:有人命令你,
争论性幻听:有人说你好,有人说你坏。议论的人数≥2。
❷非言语幻听(鸟叫,火车声,洪水)。
所有的幻觉都会引起负性情绪
⒊感知觉综合障碍
⑴定义: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知不符合实际。(知觉正确,知道是什么。感觉错误,某一个属性说错。比如知道是个杯子,但形状说不上来。)
⑵常见:
①空间感知综合障碍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视物变形症,视物错位症。
②时间感知综合征:对时间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验。
③运动感知综合征:运动的物体静止了,静止的物体在运动。
④体型感知综合障碍:窥镜症。发现身上某一个部位发生变化。大部分减肥造成的。
二.思维障碍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反映,映像经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行成概念。两个关键词:间接和概括
⒈思维形式障碍:
⑴.思维奔逸(每个人都有,李白喝醉酒做诗)
⑵.思维迟缓(抑郁症的表现)
⑶.思维贫乏(精神分裂症的晚期表现)
以上3个症状一句话描述:太快了,太慢了,没有了。
⑷.思维松弛(也叫思维散慢,上下短没有逻辑)
⑸.破裂性思维 判断标准(辨别工具):一句话与另一句话之间没有逻辑。这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临床意义非常大。(刚会说话的小孩说:“我爸爸回来,我要去买肯德了”,两句话之间没有逻辑)
⑹.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一个词与一个词之间没有联系,词汇杂乱)
⑺.思维中断(正常人与患者的根本区别,患者停顿后再也想不起来说了什么)
⑻.思维插入(被强加的他人的思维)
⑼.思维云集
⑧与⑨的主要区别是:同质不同量,一个或多个
⑽.病理性赘述,多出现在老年性痴呆,酒精性痴呆患者身上,表现是一句话说不清楚的,思维迂回曲折,很久都能不能清楚表达他的意思。
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都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⒉思维内容障碍:
⑴.妄想
特征:☆与事实相违
☆不能说服
☆自我卷入性
①关系妄想:没有关系的关系。(比如,他以为电视里的东西都是说我,报纸里都在说我)
②被害妄想:没有加害的加害
③物理影响妄想:收到外界某种仪器的干扰和控制(带有物理性质),比如有人在墙里装了窃听器。
在学校里遇到:判断学生精神分裂症基础: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的基础上出现“同学们联合起来跟我过不去”,老师还需要问“他们是不是窜在一起?”如果是,就很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⑴⑵⑶三种妄想递进出现。
④疑病妄想
⑤自罪妄想
⑥嫉妒妄想
⑦钟情妄想
★三者主要区别
①.严重精神障碍内感性不适
②.疑病性神经症
③.精神分裂症中的疑病妄想
三者主要区别:
①.主要指向症状---多见与头痛、头晕、胸闷等。
②.主要指向重大疾病---比如,脑炎,肾炎等。想尽办法治疗。
③.主要指向绝症---比如艾滋、肿瘤等。不会去治疗(没有自知力)。
⒊强迫观念
⑴定义:脑中反复不自觉的出现同一内容的思维。
⑵强迫症: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①强迫思维:你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但还是控制不住会去想。
②强迫行为:一直去关门(明知道门关住了),自我否定感。内心自卑会增加, 不能说是强迫症,但是内腔溃疡的表现。不确定性会引起焦虑,抑郁。所以这样的人要最大化的寻求社会支持,加强内稳定。
③强迫洗手——行为疗法,疼痛刺激法:手上套一个牛皮筋使劲拉。
④强迫行为发生怎么办?
轻到中度强迫症,不用药,长期来看,心理治疗CBT大于药物治疗。
呼吸暂停技术(心血管系统正常,心电图正常),吸一口气,憋气大概50秒。
三、情感障碍
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主观体验。
⒈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⑴情绪高涨:躁狂症
⑵情绪低落:抑郁症最常见症状,可以导致自杀。(生不如死,想要自杀)
⑶焦虑:无故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一定有生活事件背景,无辜过分关心。表现:惶惶不可终日)
⑷焦虑症
①急性焦虑症,又叫惊恐发作。惊恐发作表现为濒死感(感觉快要死了),失控感,感觉要发疯(有的人写遗书)
②慢性焦虑症,又叫广泛性焦虑症。
自杀分为,扩大性自杀(抱着儿子一起死),和援助性自杀,5%中学生想自杀。
⑸恐怖症
①满足两个条件,恐惧和回避
②对象:人,物,情景
③治疗:系统脱敏治疗
⒉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⑴情感迟钝
⑵情感淡漠
⑶情感倒错
⒊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⑴情感脆弱
⑵易激怒
⑶强制性苦笑
⑷欣快
四、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指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克服苦难,所采取的自觉活动。
⒈意志障碍
⑴意志增强:上访并快乐着
⑵意志缺乏
⑶意志减退
⑷.精神运动性兴奋:
①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言语活动与思维,情感活动增多一致,并与环境相一致,活动有目的,可理解。也叫躁狂性兴奋。
②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与上面相反。
⑸精神运动性抑制:整个精神活动降低:言语和动作减少或迟缓。
①木僵:不语,不动,不吃,偶尔走动,少量言语。(紧张性木僵、抑制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器质性木僵)
②违拗
③蜡样屈曲
④缄默症
⑤被动服从
⑥刻板动作
⑦模仿动作
⑧意向倒错:
☆性意向倒错:自虐辟,施虐癖,恋物癖,
☆事物意向倒错:吃泥土,粪便,木头,盐
⑨作态:扮鬼脸,做怪相
⑩强迫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