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16-06-12 08:22:35)
标签:

健康

情感

文化

分类: 悟透人生的光明与黑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道渡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fodaoduren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生坎坷走背运。所以,走运时我们不必过于春风得意,走背运时也不必怨天尤人,须知一切吉凶祸福、寿夭悔吝均由我们的心感召而来,绝不是上天强加给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人业力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创造了我们的现实,这句话换个方式说就是: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人事都是自己感召来的,没有什么随机偶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包括那些看起来的意外和所谓的不可抗逆,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我们自己感召来的。

这个感召的原理,就是物理学里讲的共振、同频相吸,俗话里讲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等。

当某件事情被你感召来的时候,要知道这已经是这个感召事件的最后显化阶段了,在这之前这件事情有一个慢慢发展,一步一步被你感召来的过程的。当你看到这个事情出现的时候,你总是会觉得这个事情怎么突然就发生在我身上?这绝不是突然发生的,在这之前一定有一个逐步被你感召的过程,只是你没有觉察到而已,如果你认真去反思,就一定能看到这个过程,找出这个事情发生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最终一定还是出在自己身上,都是自己感召来的。

比如说,有些得了重病的人就会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得病,并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写抗癌日记的于娟,还有最近的李开复。

现在人都在找。找工作,找人相亲,甚至找风水宝地。都是闷着头在寻找之中。但佛教不提倡你去找,佛教讲的就是感召。感,就是业力,善业或者恶业,他有一股力量,能够召,就是能够吸引,不用你去找,自然会慢慢吸引过来。或者可以说,这股力大过我们思维的力量。也就是说,没有福报,怎么找,也找不到好工作、好的丈夫或者妻子。这就是感召。

比如说,有的人会抱怨丈夫,或者妻子,抱怨领导,抱怨工作。但佛说了,不要抱怨,为什么呢,这个是自己感召来的。善业强,就感召到善人,恶业强就感召到恶人。

风水也一样。福地福人居。好的风水,都是好福报的人居住。没有福报,偏偏占用好风水,这个其实是违反天意的。

好比说赚钱,就老老实实的赚钱,能赚多少,看自己的命运,福报,就是说老天决定让人享受多少。但有人偏偏不,爱占用小便宜,结果吃大亏。钱是多了,但福报却小了。

人有什么样的家庭,社会环境,人际关系,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比如你去投胎,到怎样的家庭能控制吗?不能的,是业力感召。那要怎么样改变。佛说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的境界改变以后,外在的环境,乃至眼光都会改变。比如说唐朝,唐朝气度很大,所以以肥胖为美。唐朝是很包容的朝代,不仅佛教发达,乃至其他各种教派,在唐朝时都很兴盛。他的眼光就是大度。那清朝后就不一样了,以瘦为美,像林黛玉一样。包括现在也是,许多人都认为以瘦为美。这个其实是没有福报的外表。

人的福报跟上来后,他的环境就会改变。好比说,为什么每个人的喜欢不同,包括吃肉和吃素的问题。这个也和业力有关。有的人三餐就爱吃肉,但有的人就喜欢吃素。为什么呢,业力有关系。这也是福报和业力有差别。

人对环境的感觉,都源自业力。环境是真实的存在吗?不是的。由业力的感召而存在。

有的人一有感情问题,他就很受不了,那有的人却没有什么。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他有这个感情上的业力,感情上有伤害过别人的业力。你要是没有用刀伤害过别人,就不会被刀砍伤。没有用语言伤害过别人,就不会被谣言所伤害。总归与一句话,还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培养自己的善业。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感召到相应的人和事,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说就是: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其实真相并不是很难认识,而是人们都不愿意去认识。比如当我们认识了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的这一真相之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要对我们自己遭遇的一切事情负责任。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愿意的,我们早已习惯于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社会、老天、偶然、命运、不可抗逆等等,有多少时候我们反思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很容易,扛起对自己的责任很难。所以迷的人都在继续选择逃避真相,继续迷下去,以为这样就可以逃掉自己对自己的责任,而实际结果是自己永远都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只能在痛苦中无尽的轮回。 

事实上,吉凶、祸福、得失等都是相伴而来的。一个人过于喜悦,喜伤心,所以心脏便会出问题;年轻时个人生活过度地糜烂,则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事业低迷;一个人感情生活特別乱,则最终会孤独终老;一个人谈情说爱时过度追求对方的外貌,则跟他结婚的人必定是外貌平平,否则对方会迟早地背叛自己;一个人过渡追求金钱,则最终会被金钱伤得体无完肤;一个人过度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则将成为一个沒有朋友、沒有贵人的可怜人;过度的渴望爱情,最终可能对爱情失望。

所以,一个人过早地取得大成就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成功其实是一种福报,如若过早地消耗了自己的福报,则除非积功累德,否则必定最终归于贫穷。其实,喜悦过头了,会悲从中来;过分地享受了福报,就应该想到进行新的积累,否则突然从天堂堕入地狱,落差太大,那种失落感会将一个人击垮,甚至万劫不复。

我们都曾年轻气盛,不拘小节。偶然成功便喜形于色,唯恐別人不知。失意之时也找人借酒买醉、装疯卖傻,美其言曰“酒壮人胆”,其实让人觉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人到中年若还以这样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感,却从未想过平静的去面对,也从未想过从中悟到些什么,这种人生岂不是很可惜吗?三四十岁的人,不努力工作养家糊口,却搞什么婚外情,去结这种孽緣,岂不是很幼稚吗?虽然男女之间谈情说爱亦属平常,但很多人已娶妻生子,却不守夫道,背信弃义,不负责任,已沦为魔道。

因此,聪明人总是懂得控制自己的內心,使其平靜。聪明的人懂得知足,心情稳定,不悲不喜,便不会感召恶缘。沉着冷靜,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从容面对,這才是我们应具有的品质和修养。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与人舌战唾沫横飞,不仅动了气还伤害了別人,自己也沒落什么好,何苦呢?今日有人问我:如何平安度过自己犯太岁之年?我告诉他,不必惊慌。胸中坦荡如日月,心中平静如水,处变不惊,不喜不悲,順其自然,尽量去除自身的贪欲,培养出大爱之心去做人做事,又怎么会有灾难呢?那怕本该在该流年招灾的人,其灾难也会因为你的心性和善举而推迟到来。

烧香拜佛拜神只是一种信仰的表现形式,不应该成为向上天祈求福报的方式,福报绝对不是求来,而是自己行善积德的结果。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又何必去羡慕別人如何成功?须知道,积德越多越成功,越成功的人越注重积德行善。所以,如果我们沒有想到过先积累功德、先付出而幻想早日得到福报,岂不幼稚?

一个人在未做任何改变的前提下,其需要经历的磨难是有定数的,就如其福报也是有定数的一样。如果在少年时期得到过多的优待,衣食无忧过度消耗其福报,等长大了便有很多困难需要去经历。李某某案已经足以说明娇生惯养对一个人的成长的伤害是如此之大。如今很多大学生,从小到大不吃什么苦,学习上也不用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应该知道,你越啃老,消耗的福报越多,将来将越艰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还不曾想过要好好学习以报答父母、报效国家,那你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天就会将这些时间折合成苦难让你去承受,直到你完全经历完为止。

端正心念,将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激发出來,便是踏上了一个新征程,而世界也将随你你的心所变。因为一切唯心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