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个人的书我一读再读
(2016-06-02 15:14:11)
标签:
文化教育健康 |
分类: 悟透人生的光明与黑暗 |
有四个人的书我一读再读
周国平
问:周老师您好,您说了读书三不主义,这个可以理解为安心,我想问一下从哲学角度来说,我们怎么样从读书当中立命?
周国平:安身立命能分开吗,讲安身也不是肉体的身。你单靠读书是肯定不行的,安身立命。读书实际上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你还得有自己的事业,你真正喜欢的,真正发挥你的天赋,能够把你的天赋发挥的最好的那样一个领域,那就是你的事业,你有真兴趣的领域。如果没有的话,光读书,那也许读书就是你这个领域,并不是这样。你觉得读书不行,还应该找那样一个事业。你现在的专业是不是你这样的事业,首先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这个方向,能把那个作为你从事的工作,你的职业,事业和职业的统一,那样就安身立命了。
问:我觉得读书是精神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提高,我发现更重要的事情,我把读书当作了我的一种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在纷扰的社会中我的一种安全感。从书中找到人生的理想,我会发现一个问题,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和父母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在学业上的矛盾还有人生的理想方面。这些问题我没有得到解决,我很疑惑,当我疑惑的时候,我就带着很不爽的心情读书。把书读完了我会发现这些疑惑都没有解决掉,我就会比较困惑,这样周而复始。我想问一下周国平老师,这个问题请您帮我解决一下?
周国平:我想你的困惑肯定是很现实的原因造成的,我可以肯定通过读书你是不可能直接解决那些现实问题的。如果说你要解决这个困惑,通过读书你有可能改变对你那个事实,对现实的态度,一种心态,改变了以后,你的困惑也就解决了,能起到这个作用。如果这个作用还没起到,你的困惑也太大了。我想通过你读书把它暂时忘记,也是一种快乐。
提问:老师您刚才说时间是检验好书的方法,但是滋养也是应运时代而生的,如何才能和当今的时代发生碰撞?
周国平:你的这个问题很好。怎么样去处理这种经过时间检验的比较永恒的长久的价值和时代所提出发生的现象,或者是时代的要求,两者之间会有冲突的,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可以不关心时代,可以不理睬时代,做不到。不理睬问题还存在,因此会遭到波折,时代倾向是要关心,这里有一个前提,你首先关注了永恒的价值。通过时间所考验的永恒的价值,人体现在经验里面所追求的基本的恒久的价值,对这些东西是熟悉的把握的,在这个前提下,你才能对时代做出判断,时代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标准才在于时间,而时代是素材,要经过你的检验和分析,如果你把时代的东西都接受的话没有办法分析,完全是剥夺。
提问:周老师,您能给我开一些书单吗?您所认为的经典之作。
周国平:书单是很难提的,为什么难提呢?因为我觉得读书是每一个个人的精神生活,一定是有个人的特点,契合你的书不一定和大家完全一样的,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好书,都可以去读一读,这个书单怎么开呢?我们从源头上来说,德国有个哲学家叫雅斯贝尔斯,他提出一个观点,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导师有四个,这四个精神导师,其中三个精神导师都诞生在公元前五世纪,这三个人就是孔子,苏格拉底,释迦摩尼,比他们晚一些的另外一个精神导师诞生了就是耶稣。孔子、苏格拉底、佛陀和耶稣这是四个最伟大的精神大师,实际上我们人类2000多年精神上发展、文化,他们是一个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