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要练好基本功
岳晓东 应力 撰写
阚成成 汪瞻整理
许又新教授在全国第四届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大会上做了主题报告,他呼吁咨询师们要练好基本功,“对于我国的心理咨询师来讲,这个尤其重要”。
2001年劳动部推出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培训计划以来,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发展迅速。这对于国人心理与精神疾患的治疗,家庭与婚姻冲突的化解,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职场与工作压力的化解等做出了贡献。心理咨询师行业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职业。十多年来,我们已有150万人接受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拿证的咨询师有近50万人。这支队伍竟是国内精神科医生人数的20倍!
我国目前精神卫生的从业人员严重短缺,注册精神科医师只有2.05万人,护士3万人。所以平均每10万人中只有1.5名精神科医生、2.2名护士,这与发达国家每10万人中有4名精神科医生、13名护士有很大的距离!
许又新教授言,“心理咨询师通过考试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进过系统培训。而培训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基本功培训。所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在座的很多同行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人社部规定的心理咨询师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其次就是有关部门,只管考试资格认证,对培训做得很不够。心理咨询师练好基本功,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比较港、台及西方社会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之培训及认定的严格要求,我国的培训及认定处在相当原始的阶段,这突出表现为:
一、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是短期教育,甚至是远程教育,而非是硕士学位教育,资格认定只是技能证书,而非学位证书;
二、咨询师在就业上岗前,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什么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要求缺乏明确的认识;
三、咨询师的督导不健全,也不系统,咨询师无从了解其业务成长与个人成长的方向、方法与评估手段;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仍划分不清,咨询师对其服务范围知之不详,了解不透;
五、咨询师在没有练好基本功之前就开始分流定向,主攻心理咨询的某一流派或技巧。
凡此种种,不仅造成了有关部门对心理咨询服务之监察的严重混乱,也造成了社会大众对于心理咨询师之接纳的严重不足。这也造就了当今心理咨询市场之“叫好不叫卖,旺市不旺财”的趋势。
咨询师在学习心理咨询课程时大多曾满怀激情,雄心壮志,力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所作为,并打造自己的品牌;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当中许多人很快变得心灰意懒,意欲阑珊,不得不另择职业发展方向。
心理咨询行业也成为当今社会流动性最大的职业。
有的咨询师,为了能够尽快证明自己的实力,将自己刚刚学过的咨询技术立刻应用于咨询当中去,期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忽略了来访者的个体差异与所学技术的使用时机,也会造就了某些咨询师的“一招打遍天下,单眼望穿世界”的尴尬局面。
另有一些心理咨询师, 对于心理咨询的各类课程学习成瘾,却疏于亲身实践,且缺乏融会贯通,
结果不接地气,学而难用。其结果,许多来访者和咨询师都会对心理咨询的具体事实与检测备感困惑和挫败。
所以,咨询师亟需苦练基本功,才能在心理咨询行业中站稳脚跟。
心理咨询的基本功技术包括三大版块的内容。第一大块是心理咨询师的入门管理技术,它包括心理咨询的环境管理技术、心理咨询的关系确立技术、心理咨询的会面接待技术、心理咨询的倾听反应技术。掌握了这些技术,就会知道怎样去布置心理咨询的外在环境,建立心理咨询的信任关系,整理心理咨询的档案资料,展现心理咨询的心灵陪伴。
第二大块是心理咨询的拓展深入技术,它包括心理咨询的共情技术、心理咨询的洞察分析技术、心理咨询的沟通表达技术、心理咨询的觉察内省技术。掌握了这些技术,就会知道怎样去强化心理咨询的共情反应,发现心理咨询的问题所在,表现心理咨询的沟通艺术,明确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第三大块是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技术,它包括心理咨询的关系处理技术、心理咨询的投射分析技术、心理咨询的释梦解析技术、心理咨询的催眠治疗技术。掌握了这些“精分”的技术,就会知道怎去化解来访者的移情和阻抗,对来访者进行不同的投射分析,解析来访者的各种梦境,给来访者实施适合的催眠治疗。
我把精神分析技术(或心理动力学技术)列为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技术,是因为所有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都源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所以,心理咨询师无论师从哪一种流派,他(她)都应该对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与技术有一个整体了解。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可谓心理咨询之母。
在精神分析的基本功技术中,我加入了催眠治疗的技术,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分析的技术也源于催眠治疗的技术,所以学习精神分析技术自然也要了解催眠治疗技术,两者的关系是互补而不是相克的。在实际操作中,催眠治疗的技术比想象的要简单的多,也方便的多,因而是每个咨询师的必备技术。
最后,心理测量技术也堪称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但它需要心理学与统计学背景知识,所以应该算作心理咨询师的高级技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