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道 张文质
(2014-09-10 14:41:25)
标签:
教育教师节情感健康 |
分类: 教育大环境及教师健康 |
教师之道
■张文质
我总是怀着这样的理解,所谓的生命化教育,它试图理解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它不是解决之道,而是一种改善的可能。教育也许并不需要急于寻找“改革”,我说的并不是对灾难和苦难视而不见,而是首先试图去理解这个世界,不急着作出批判,不把力气花在表现出敌意上。我们需要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世界中,以自己的方式,即使是最微小的方式,表现出另外一格:善意的、真实的、诚恳的对人的肯定,以自己的工作本份和责任去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力。好的教师不断地认同世界之美与人性之美,呼吁与维护这样的理念,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
我把教师看作以教育为职业的人,把自己的校园生活看作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的人。有一天,一个开始反思的人,会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关于教育所有的记忆。同时,教师学会了用一个“教育”的视角,审读所有的生活。所谓的沉重,大概局部的原因也在于此吧。
所谓的教师,就是首先以“教育”的立场审视这个世界的人。
有时我想到具体的教育——课堂。所谓的好教师,就是如果没有你,这个课堂永远不会是这样子。你呈现了没有你就可能永远不会见到的“事物”。你从孩子那里获得光,又使孩子的光变得更明亮。
“不美化、不丑化”,你使孩子身上的光既是自己的,又是自然的一部分。
你需要忘掉自己,这样你才能忘掉利益、成功,所有的恶生态、老男人、愚蠢大妈,所有的鸡零狗碎、蝇营狗苟,所有的变态狂、假大空、伪道学。你的课堂一定要从“死的影像过渡到生的影像”,你要竭尽全力使空气中开出生的花来。
你的课堂不是让人接受知识和训斥的,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完全投入其中,忘了自己。
我们大多数人在还不明白自己怎么回事时,就做了教师。教师是要教学生的,可是最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怎么教。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肯定做不了好教师,因为你可能根本估计不了教的困难,你经常是在烦乱焦躁中丧失了思考能力,你会失去对广大思想的把握,会作为毫无趣味的人望着自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失败到底在哪里。理解自己,你才可能确定你所有工作真正的意义,你才会有美妙的体验,耐心和勇气才可能成为你有效的武器,这样的武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课堂一直是师生之间一场多方位的“战争”。
教师可能是一个清贫的职业,但成为教师的人却不能太清贫,这样生计才不会成为日常之累,省去这方面的牵扯,才有更多气力可以用于工作。
无论做中学教师还是做小学教师,都应该热爱倾听,所有大德都是倾听者。热爱倾听的人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说多少,什么时候最好保持沉默。倾听比观察更重要。倾听也是一种“民主”的品格,你很难想象你是否问过自己:做一名教师快乐吗?
也许很多人会无奈地摇头,甚至有人会怒气冲冲地说:“我不快乐!”是的,无形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学生的吵闹……这一切也许会让你感觉身心疲惫、烦恼不已。
美国西雅图有一个著名的鱼市,这个鱼市每天笑声不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非常快乐地从事各自的本职工作,因而,到那里去买鱼的人也感到是一种享受。他们的看法是,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望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想到一些不快乐的教师,或者觉得自己付出太多而得到较少;或者认为学生难教,又或者是觉得工作烦琐,总是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或者感到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等等,因而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牢骚满腹,使自己的生活少了许多的快乐。其实,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源于我们自身对教育和生活的态度及认识。
一个不快乐的人,绝不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我觉得他们本身缺乏一种热情和自信,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其实,满腹牢骚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狭隘偏激;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地工作着,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走向退化和堕落。费尽心机地争名夺利,结果失去的却更多,最终快乐也会将他们无情地抛弃。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不仅将教学和科研当作职业,当作事业,更当作一种乐趣,甘之如饴,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励自己,感染学生,去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快乐教学原本可以很简单。它需要的只是我们心态的转变:选择你喜欢的,爱你选择的。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快乐就在其中了。而快乐地工作,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人生的真谛就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整天紧锁眉头在自怨自艾中消磨生命,那样的人生太没有价值。其实,快乐只是一种心理的满足,一种由衷的喜悦。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主动地去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做个快乐的教师并不难。
工作着是美丽的,努力着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