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手机进校园

(2014-06-10 10:29:15)
标签:

学生

手机

家长

学校

教育

分类: 青少年手机电脑成瘾

如何看待手机进校园

无志狂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dc8f54d00101ispl.html

 

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成了手机一族。中学生使用手机这一现象可谓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反对者的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学习。无可否认,上课期间有部分学生使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上网。即使上课期间不使用,也有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盼着课间打手机、发短信。甚至上课时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阻碍了教学进度,破坏老师上课的情绪。更有甚者,用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这些问题,不但破坏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个人的学习,还影响了周围的同学学习。二是相互攀比,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因为手机型号在不断翻新,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尤其是使用高端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可能会带来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基于这种心理,只要手机新款一出来,总有很多学生缠着父母买。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买吧,怕同学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不但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还会助长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心理。在付出不菲的购机款后,长长的话费单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三是学生的交际范围不需要手机,范围就在班级和学校里面,大多数学校内都有磁卡电话,只要买一张电话卡就可以了,而且学校附近公用电话也很多,完全可以满足与家长和朋友联系的需要。四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手机是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获得时容易丢失;学生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不当,也容易引起纠纷,现实生活中确实出现过一些不法分子见手机起意,专抢学生手机的,有的还伤了孩子。五是使学生的交际复杂化。学生使用手机,可能使学生与外界过分接触,从而使不稳定因素增加。在出现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中,手机就充当了联络工具。六是对学生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体现在有的学生迷恋于手机短信、玩游戏,接触大量不良信息,利用手机早恋,养成错误的消费观,以及手机辐射等方面,对正处于发展期的学生而言,会造成心理和身体方面的不良影响。基于以上各方面的顾虑,有不少学校出台了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明确规定,但也由此招致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赞成学生使用手机的观点基于一下几点:一是方便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有了手机以后,就等于在孩子身上绑了一根无形的绳,了解他们的行踪,便于家长更好的监管孩子,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如放学后能督促孩子尽快回家。二是方便沟通。手机比公用电话用起来方便、卫生,有些生活或学习上的事要交流,可以方便的进行联系。如外出时向家长报平安,在生活中和同学、朋友交换伊妹儿、照片,迷路时用手机确定所在地点,上网查资料,传送一些当面不好说的祝福问候等。第三是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现在的社会日益复杂,在遇到急事或突发事件时,手机是最好的交流工具。如一旦路遇歹人,可以报警或求助。四是使用费用低廉。从经济角度看,只要不是最新款式,手机在价格上几乎就是白送,而支付通讯费用,只要家长严格把关,不会造成对家庭太大的经济负担。第五很重要的一点,学校确实找不到相关的法律条文

笔者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信息时代,作为特殊群体的学生,也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如果一味的堵,则可能引发下列问题:一、增加教师的负担。既然有规定,就要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教师采取一定的手段保证学生不携带手机进入教学场所。这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二,给学生带来逆反心理。手机已经是普遍的通讯工具,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越是得不到满足就越是要去尝试。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实际上只会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开展一场猫鼠游戏。即使在校不用,也难保证学生在校外不使用。三、可能引发家校矛盾。学校对携带手机学生的处理可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如果有学生遇到急事或突发事件时,因为通讯的原因产生不良后果时,更容易激发家长与学校的矛盾。

所以说,一味压制并不是办法,堵不如疏,学校可以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把手机的使用纳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对学生使用通讯工具进行教育管理。

一是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学校要向学生宣传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是学生能自觉的遵守,能文明使用、合理使用通讯工具。通过一些合理的限制,是学生在强制的规定下逐渐习惯于有节制的使用。如注意场合和方式,上课时关机,不影响自己和其他同学上课,下课时不影响他人等。二是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工作。家长可以规定好每个月的电话费数额,经常了解孩子的通讯情况,这些都是家长方便做的。手机还有很多其他功能,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在选择机型时家长要做好选择。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教育学生不要给陌生人回短信,对信息要有鉴别力,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不让对方识别自己的性别等,必要时要知道向老师家长求助,懂得保护自己。

总之,学生使用手机成了一种趋势。笔者认为,手机代表着先进的科技文化,学生有使用手机的权利,只要学校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就不会存在不当之处,更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对给学生一些自主权,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