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治疗师詹锦华
心理治疗师詹锦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014
  • 关注人气:3,8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瘾产生的机制(佐斌)

(2014-03-24 12:35:49)
标签:

生理

青少年

社会现象

成就感

健康

分类: 青少年手机电脑成瘾
从心理学角度看待网瘾的成因机制和预防措施

人民网-游戏频道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佐斌

 

【网瘾产生的机制】

  网瘾的产生有两个机制,一个是生理机制一个是心理机制。

  一、产生网瘾的生理机制

    利用FMRI可以发现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在网络游戏相关视频线索诱发下会出现特异脑区激活,主要包括双侧额叶背外侧面、后扣带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和枕叶视皮层、双侧岛叶、右侧伏核、右侧尾状核、右侧海马以及中脑。这些脑区与国内外报道的毒品等物质成瘾的“奖赏系统”具有相似性,可以被视为是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的神经环路或“奖赏系统”,构成了线索诱导下网络游戏渴求的神经基础,该系统可能参与了网络游戏成瘾的产生与维持。
  二、网瘾的心理机制

    另外由于参与网络游戏导致心理需求的满足,比如网络游戏者可以在游戏中补偿与发泄现实情感、体验归属感和成就感。  

   研究发现,特别是青少年,有多种原因影响他们的网络游戏行为。一是自身的特点;二是网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三是网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是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的网络游戏行为。

  【网瘾与牌瘾的区别】
  网瘾与牌瘾都是成瘾,有共同点,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一些社会心理需要就不是现实中的棋牌游戏能够满足的,这是由于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有更高的参与度。游戏参与者可以在游戏中获得群体认同,在团队活动中得到领导者的体验,对自己能力的评价的满足。
    而棋牌是以智力性和交流性为主。棋牌的规则是比较清晰简单明确的,上瘾是行为强化,是对规则的被动遵从。而网游成瘾涉及到情感发泄、交往互动、群体心理认同等。

  【网瘾的有效预防措施】

   一、对游戏运营的监管。 

    二、对青少年的教育,。最根本的应该是满足心理需要,由于这些心理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导致一些青少年选择在网络游戏中满足。
  
发展或提升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学习的快乐体验、家庭支持等积极心理品质有助预防青少年网瘾。
  我们还提取“成就动机”为自变量对部分没有成瘾的青少年进行了跟踪研究,半年后,发现高成就动机者更容易拒绝网络的诱惑,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积极心理品质对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