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司空图在《诗品》中的《典雅》一文:“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在“一钩残月天如洗”的静夜,点一盏心灯,沏一壶香茗,伴一窗幽竹,细细品味,心灵顿时变得清透与柔软。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那是怎样一种生活境界?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散淡?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还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淳厚?
曾经很羡慕这样一种女子,温润如玉,恬静如莲。她有时独坐成一尊香炉暖暖的烟;有时恬淡得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有时娴静成一本素面线装的书。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她始终坚持自己,沉淀浮躁,远离喧哗,闲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在心灵深处向诗意虔诚地归依。她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不喜欢纸醉金迷,不流连灯红酒绿,因为她知道那些正在热闹的,最终会销声匿迹。名利、权势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永恒的,是平淡而清新的自然!她或许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她浑身散发着绿茶淡淡的清香。她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让人安静,仿佛所有的浮躁和彷徨,都在她古典而诗意的气质中渐渐消融。
曾经很想过这样一种生活,不求饮金馔玉,无需绫罗绸缎,只希望每天早上推开窗子,就能看到西岭的千秋雪与东吴的万里船。千秋的时间与万里的空间都囊括进了我的胸怀,我想我也可以同老杜一样平静地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屋前种满了袅袅幽篁,野花衬着野草,年复一年地开放,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也欣欣然地在我屋檐下做了窝。若能寻一知己,抚琴吹萧,把酒吟诗,人生夫复何求?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日子里,一起细数花瓣上露珠滴落的声音。偶然看到晴空中,一鹤排云而上,冷香便飞上了诗句。
这样人淡如菊的女子,这样人淡如菊的生活,也许我永远都无法企及,我只是想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尽量坚守自己的一份晶莹与纯洁,能以如烟一般平淡的心境去面对来来往往此岸与彼岸的风景。
青年说:我一心想修佛。
和尚说:佛没坏,不用修。你还是修你自己吧!
平淡的语气里,充满了禅意。也许我们的身体必将拘泥于时间与空间,但我们仍然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在磨砺中日渐精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如是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