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随着发达国家老龄化的趋势,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及其它老年痴呆患者,构成许多发达国家主要的社会问题和保健内容。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6%,其中AD占三分之二。8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高达20%。我国近10年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级亲属痴呆家族史和严重精神疾病家族史是该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
1993年全国各类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1.18‰,终生患病率13.47‰,在各种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中仍以精神分裂症最高,时点患病率为5.31‰,终生患病率为6.55‰;我国卫生部2012年的社区卫生工作手册表明:重性精神病发病率为人群的1.5%。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2.70‰;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0.52‰,终生患病率为0.83‰;而酒依赖的患病率上升幅度最大,患病率为0.68‰。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经济水平最低的人群患病率最高。精神分裂症是我国防治与科研的重点疾病,精神发育迟滞在目前我国城乡患病率居第二位,而酒依赖、情感性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均需加强防治与研究。
1988年全国8省市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1.20‰,城市为0.70‰,农村为1.41‰,男童患病率为1.24‰,女童患病率为1.16‰,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成功的实例是食盐加碘对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精神发育迟滞的干预性研究,在缺碘地区普遍和长年服用碘盐能使地方性克订病所致的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明显减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