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女性的焦虑与子女教育
吴剑http://blog.sina.com.cn/xlsk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核心地位,特别是子女的性格培养,而性格又是决定子女命运的大事情。家庭教育中,父母分别担任不同的教育角色,由于母亲和子女天然的感情联系,其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化的过程,父亲是进行规则教育。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现代社会父亲忙着为家庭赚钱,母亲忙着子女教育,这样的家庭分工,使母亲在子女教育中,占中心地位。
既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如此重要,而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又是如此之多,看来现代母亲的教育存在问题,也就是现代女性存在问题。当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独生子女等。但是,女性的心理问题还是更重要些,只是我们忽视了内因,强调了外因。
中国女性还是那些女性,为什么现代中国女性心理出现问题呢?如果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相夫教子的中国女性,子女教育也不会有问题。人格是一个非常现代的中国女性,自由开放的中国女性,子女教育也差不多正常。问题是现代中国处在深刻的文化变革中,这样的文化冲突使中国女性产生矛盾和焦虑,影响到子女教育。
婚姻的问题。
婚姻问题是女性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核心,幸福婚姻是大多数女性最重要的人生追求。现代中国男性在享受着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事业成功的无数机会,事业面广泛,追求多元化,精神寄托多,虽然环境压力大,但是发泄渠道多。但是女性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婚姻稳定性下降,外界诱惑性增加,夫妻沟通性减少,社会道德观沦落,使婚姻质量大幅度下降,使女性人生第一追求出现巨大危机,在心里深层次产生恐惧和焦虑,就是家庭和婚姻不安全了。由于这样的焦虑,又影响着婚姻关系的改善,扩大到影响子女的教育,不快乐的母亲难以教育出快乐的子女,问题的母亲很可能产生问题的孩子。
社会的边缘。
生活条件是改善,物质生活的满足,使每个人都会自然产生精神追求,女性也不例外。但是在非常强大的男性权力社会,女性的介入是非常困难的。社会对那些所谓成功的女性,冠以女强人,更多是有褒义色彩。女性的成功概念是越来越模糊,不象WG时期那样简单。除了部分职业外,女性的选择面是越来越窄。什么才是女性的成功?没有人回答这样幼稚的问题。本来想冲出家庭,突出围城,结果发现丛林社会不好玩。许多女性干脆放弃这样的努力,干干净净回归家庭,做起全职太太。
教育的卷入。
婚姻失败,事业无成,无所事事的女性在家庭里还是找到了替代品—孩子。母以子荣,妻以夫贵,传统思想又一次起作用了。孩子是自己的作品,因为只有一个,那就努力使孩子成为精品吧,中国女性开始了漫长的,吃力不讨好的“中国妈妈”工程。
孩子小时候是可爱的,背啊!唱啊!好像都是很成功。但是到了孩子青春期,女性的烦恼倍增。抱怨,痛苦,愤怒,无奈五味杂陈。一方面是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功利化征求,而对孩子的情感需要的忽视。另外一方面渴望孩子成功,但是对孩子的成长、成熟这些独立性感到恐惧,无奈,绝望。往往就会以爱的名义,深深地卷入孩子的成长。潜意识中期望孩子永远只有5岁,那样可爱、听话。可是孩子的成长是本能,是挡不住的。不甘失败,很好面子的女性,只能压抑自己,克制自己,后来就是扭曲自己。
如果一直是这样,倒也无所谓。偶然想起糟糕的婚姻,偶然经历精彩的世界,她还会觉得为婚姻、家庭、孩子等,牺牲的自我太多,成为别人的嫁衣,选择的矛盾和深深的焦虑,成为女性的主流情绪,焦虑又导致不稳定的教育方式。尤其在那些能干的母亲,过剩的精力,全部的期望,爆炸的情绪,一切的感情,基本上全部施加在幼小的孩子上,孩子这棵小苗,就在这样大树下,失去了健康成长机会,只能扭曲自己求得一点点自由的阳光。长期的扭曲,心理障碍就不可避免。然后就是恶性循环,直到孩子彻底放弃了成长,产生极度的依赖,等待到母亲觉悟时,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因此,只有母亲健康的心态,才能有孩子健康的心理,只有母亲有科学的方法,才能有孩子的健全的人格。过去,我们说母亲的伟大,大多数是因为生活困难,经济贫乏的年代,中国女性还在给孩子奶,甚至血。现在,我们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母亲的伟大方式需要变化调整,就是需要更大的胸怀,更多的包容,更高的智慧,更少的功利。因为真正的爱是给予尊重、是给予自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