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讲演稿(于丽辉)
(2009-04-07 10:57:10)
标签:
育儿家长会家庭教育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建立 |
家长会讲演稿 (于丽辉)
本此家长会的目标是:
(一)家校沟通,共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任何单方面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必须配合家庭教育才能完备。家校沟通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水平可能在某些方面制约着您的孩子的成长。因此,学校有义务帮助家长认识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家长也有责任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建议。我们只有共同努力,营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高瞻远瞩,寄希望于未来
现在有的家长们存在一种很普遍的思想,就是孩子上学没有多大的出路,即使考上了大学,也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等于白上了学。其实,这是一种短见,是一种没有眼光的、缺乏知识和头脑的短见拙识。我们只要站得更高远一点,就会明确:任何时代知识都是引领人们生产生活的指航标,尤其是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所谓的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知识就会落后于人,最终会被落在别人的后面而受苦受穷。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是那块料,不会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有多大出息,不可能考上大学,光耀门楣,只要他能上学就行了,考上考不上我也管不了。其实,这种想法就已经消极落后了。我们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确立的目标是: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强。
反过来讲,即使你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大出息的才能,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懂得基本社会道德,有骨气、有头脑的合格的公民。因为社会总是奖惩有道的。凡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和发展规律的终将被淘汰出局。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那么,培养一名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就是我们共同的教育目标。
(三)做好家庭教育才是合格的父母
只养而不教只是动物行为。任何一个成才的孩子背后必然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一味指望学校教育出人才的家长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家长的素质决定着教育孩子的素质,也就必然决定着孩子素质的高低。孩子出了问题肯定是家长那里有问题。因此,现代教育心理学提出了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家长孩子有病,孩子吃药。
1.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建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试想一个经常战乱纷飞的家庭气氛怎么会养育出心理健全的孩子呢?一个心理不安宁的孩子怎么会积极快乐的融入伙伴们中间呢?在同样的上课时间内不会有和别的孩子一样的学习效果也就可以推想而知了。
2.日常生活中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日常事件对孩子进行正面或反面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有意引导才是最有效果的,所谓“风往那吹,雪往那飘”。孩子都会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家长的某些言行特点甚至思维习惯,这就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某些不尽人意的毛病和缺点时是不是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缺点。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
3.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独立意识。及早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包办代替是成功的幼儿教育的起点,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责任感。任何溺爱的孩子都会变成弱智懦夫或暴徒。
4.学会沟通和交流,增进感情,使孩子快乐起来。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情感极其敏感的时期。及时扫除孩子们心灵上的阴霾是我们成年人的责任,如若置之不理,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障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其带来终生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或缺憾。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的某些言行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时,一定要及时纠正并寻找适当时机致歉挽救。
5.控制情绪,学会冷处理。当遇到孩子不听话时,一定不要先发火,甚至打骂。这样只能造成和孩子的情感沟通障碍而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应该学会冷处理,顺应孩子的情绪后,逐渐引入教育话题才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6.正确认识孩子的错误。任何凡人都会犯错误,关键要看怎样看待。有时候可能是我们家长的认识偏差,才认为孩子不听话或犯错误 。千万不要因自己造成的错误导致孩子犯错还要怪罪是孩子的错误。提高了我们也就改变了孩子!
7.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面对孩子的成长要跟他的以前比较是否前进,而不能跟别的孩子横向比较,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尤其不能当众批评孩子的缺点,这样只能丧失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激起逆反而走向教育目的的反面。
8.少批评,多鼓励。一个现代教育理念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对于缺点要委婉批评使其自省悔改,不要使孩子丧失改过的自信心。
9.物质奖励不堪一击,更强大的是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可能会起到暂时的激励效果,但也可能养成孩子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贪图享乐、懒于思考甚至练成投机取巧坏毛病。教育孩子更强大的还是精神激励和鞭策。家长应该提示孩子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家长的心胸广大,孩子的追求才会高远。
10.学会感恩与责任。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摒弃自私自利之心,要培养孩子感激父母、老师、社会、亲友和大自然之心,并有意树立孩子的责任感,使其做一个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11.积极的心理暗示胜过正确的废话。所谓正确的废话是指类似“你一定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之类的套话、空话,孩子听得多了,反而不知是什么意思了或根本当成了耳旁风。而类似“你怎么那么懒,那么不听话”就等于是在告诉他“你要学懒,要不听话”,这些都属于消极的负面暗示。应该利用一些有益的故事启发孩子的心智成长,在无形中寓教于乐。
12.偏袒纵容是害不是爱。当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或对老师不满时,要先顺应孩子的情绪,然后再疏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反省改过,千万不要袒护孩子的缺点,助长他对老师和学校的逆反,这样其实不是爱而是害!
13.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长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认识,不断改进育子水平和方法,才能跟得上孩子的发展。你若用很浅的一桶水怎么能养育出越长越大的鱼来呢?要想孩子长大,首先自己要长得更大。陪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