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曲那些事儿

(2008-02-27 17:43:01)
标签:

影视音乐

作曲心得

乐音飞扬

大校的女儿音乐

那些迷人的往事

军旅题材

分类: 创作心得
  作家用文字编故事,演员用感情演故事,导演用镜头讲故事,而我呢?用音乐分担他们讲不出的故事

 

   呵呵,这纯属个人观点,直接了当的观点。“影视作曲”和“自由作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出发点,“自由作曲”可以贝多芬,也可以德彪西,不论彭湃的斗志还是天马行空的意识流,一切源自于内心的涌动;而“影视作曲”就不同了,概括开来就是一切围绕着“党”走!看来我现在是站在党这边了,(问:为~什~么~呢~?)(◎#※~站稳后)因为本人热爱影视艺术~

 

用通俗的心做高尚的事儿

 

   有些同志认为作曲家有自闭的,癫狂的,高傲的,玩酷的,我认为都是一样的,不论什么行业都是性格决定的。小时候在家练琴,弹到快乐的圆舞曲总是摇头晃脑的,被逼无奈时双拳用力砸琴键,在那个时候初步形成了用不同音色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从而造成那个时候我妈只要听到极不和谐的“情绪音”就知道你小子想出去玩了。(看到没,音乐可以分担我讲不出来的心情,呵呵)我喜欢看到同一件事不同人做出的不一样的表情(比如笑话、恶搞),

喜欢站在另一个角度感受事物。意识+鼓励=动力  氢气+氧气=水  蓝色+黄色=绿色  节奏+音高=旋律,这个世界可真奇妙~  每一个影视作品都会承载着它的主题意图,这好比“党”的作用,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性格,那么音乐需要将其注以灵魂,给予生动。这么高尚的事儿,那就要看通俗的心来沉淀啦!

 

灵感的源泉来自瞬间的感动

 

   说到感动,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是从自己心里冒出那个感性的升华。从小到大,留在记忆中的画面,都是瞬间的感动,这种感动包含喜怒哀乐。我在创作音乐之前,看剧本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期待着感动,当这种感性升华的时候就会真正的感悟至深,随之而来的创作灵感得以发展。

作曲那些事儿在写《大校的女儿》命运主题的时候,姜士安与韩琳对于爱情、婚姻、责任的抉择与放弃,历经人生的波折与困惑,坚忍不断地与命运的际弄相抗争都是决定音乐色彩的灵魂,用巴杨(手风琴的前身,俄罗斯乐器)的音色来确定那个单纯的军旅年代,悠扬的旋律线条将人物的心声娓娓道来,随之而来的管弦乐用大气的手法表现对命运的抗争,在片中的重头戏中当作“催泪弹”使用。爱情主题更偏向于单纯浪漫,没有过多修饰的配器,希望能将观众带入到那个纯真爱情的激情年代。这部电视剧起初给我瞬间感动的一次是彭湛妹妹彭澄的车祸,还有一次是姜士安的父亲去世。(链接07年为著名女导演李小龙执导的34集电视剧《那些迷人的往事》所写的音乐也有类似的创作动机) 作曲那些事儿

 

 “我们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经典的电影,是经过时间的洗磨,艺术的锤炼,使它闪耀出夺目的光彩,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内心深处的共鸣。做为从事影视音乐的一名工作者,我们不把它当作是工作,而是艺术,内心深处蕴藏着成为奉献经典的一道光源,但是我们知道这需要精神、洗磨和锤炼。

 

   用耳,捕捉光影世界里的每一个刹那;

   用心,锻造视听时空中的每一次感动;

   我们的乐音乘着梦的翅膀,

   在世界影视的天空  飞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