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
(2013-01-07 16:30:04)
标签:
原创杂谈厕所 |
分类: 杂谈视点 |
地铁6号线开通了,最开心的是儿子,这回可以经常住在五环外的家了。其实,对于上高三的孩子住这么远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且从我家小区到地铁站也有约么三站地,每天5:50起床,6:15出门,比住城里要早起将近一个小时。
面对我的劝阻与质疑,儿子说:住这边楼房我的大便顺畅了,在平房那边不方便……唔,原来如此。来回来去,每天多跑二个小时只为上厕所方便。要说儿子在平房住了也有十多年,却一直不太适应公共厕所。
其实,现在的公共厕所比以前干净多了,过去真是闻着味就可以找到的,且没有隔板,私密性极差,每个人如厕的样子大家都可以看到。那时候厕所里不仅苍蝇横飞,老鼠也乱窜,人少的时候时常能够看到它们探头探脑的身影,现在想来都觉得恶心。
随着改革开放,厕所也在悄然变化,隔板加上了,过去那种敞开式的坑位,也换成了可冲水的蹲坑,里面的东西不再一目了然。便后可以洗手了,慢慢地有些地方甚至有了卫生纸与洗手液。中国式厕所不再那么令人厌恶,但与国际接轨还有着很大差距。
中国式厕所与国外厕所最大的不同是外国人习惯坐,中国人习惯蹲。于是,忽然之间,许多地方的蹲坑变成了坐坑,习惯了蹲的人们又别扭起来。想着别人臀部坐过的地方,自己也要白花花的挨上去,不觉心生厌恶。于是,各想其着,有杂耍形的,直接蹬踩在坐圈上;有悬空形的,臀部不着坐圈,但淋在上面潮湿一片;有铺垫形的,在坐圈上铺上满满一层纸。反正自己干净了哪里管得了他人,坐坑也成为公厕中最无耐的选择。
我有些奇怪,难道老外没有顾虑吗?一次去日本真正领教了人家的厕所,有纸、有消毒剂、能冲洗、能加热,即使很偏僻的地方厕所也极其干净,也配备了最基本的物品。在那里不用采取各种复杂的方式,不用担心忘带手纸,上完厕所会觉得洁净、清爽。厕所真是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
厕所事虽不大,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谁不想在如厕的时候洁净而又方便。是中国人真的不行,还是设计、管理不够人性与到位呢?前几日去某个商场上厕所,挺大的空间,设施也不错,只是许多门锁上了,上面贴着“厕所已坏,请勿使用”的提示,唉,硬件好改,软件难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