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保护,子女脆弱: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2010-06-06 15:41:07)
标签:

育儿

直升机父母

保护

监视

依赖性

tenten

美国大学新生

教育

杂谈

分类: 育儿良方

过度保护,子女脆弱: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上图与文章无关,Tenten故意闭起眼睛让我拍照,神情好玩。“天天,妈妈可不是「直升机父母」哦。”过度保护,子女脆弱: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现在「直升机父母」这词语很流行,看到这篇文章有意思,特地发上来。让我们思索该如何育儿,想要孩子飞得高,又怕孩子掉下来……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即所谓的「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s,这种父母极端密切注意子女的经验和问题,特别是教育),与子女的依赖性、神经质和较不开放有关。

   

    这项由新罕布夏州基尼州立学院(Keene State College)研究员蒙哥马利领导的研究,对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是第一个试图为「直升机父母」下定义和加以衡量的研究。「直升机父母」最初是由大学的招生主管创造的名词,因为他们开始发现申请学生的家长,会打电话到招生办公室,试图干预过去只属于学生与学院互动的程序。蒙哥马利说,这种过度亲职会导致子女无法为离家做好准备。

 

    这个研究以问卷调查了300名大一新生,因为上大学是「直升机父母」与子女间的「危险点」,在此阶段,父母不再能控制子女的生活,也不能像过去一样继续追踪他们。参加研究者须回答的问题,包括是否有以下的情形,如「我的父母曾代表我打电话给一位学校主管,来为我解决问题」、「在我搬入学校之日,我的父母留在城里过夜,以确定我能适应」、「如果两天没有联络,我的父母就会与我联络」等。

 

    调查发现,约10%的参与研究者有「直升机父母」,女生中有13%、男生中只有5%的人有「直升机父母」,而且主要是母亲在做追踪保护的工作。有「直升机父母」的学生,与父母放手的学生相比,倾向于对新观念和新行动较不开放、较脆弱、焦虑和自我意识强。蒙哥马利说,这种学生不一定是好的大学生,最终结果是很可怕的。

 

    而没有「直升机父母」的学生,被赋予责任,也不一直被父母监视,结果相反。但他指出,这些发现只显示「直升机父母」与子女有负面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连,而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代表并非所有有「直升机父母」的学生都会变成这样,不过他希望这项研究能鼓励家长检讨他们的育儿技巧,和确知有过度亲职这种事。

(世界日报)

 

 

  • 「直升机父母」:直升机父母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新词语。把某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机父母” 。

     “新富养”是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父母除了不计成本为子女花钱“投资”外,对孩子的呵护也已到了费尽心思的地步。如今有这样一类家长,他们天天接送孩子,隔三差五地给老师打电话,或者没事往学校跑,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在家长的掌控之中。他们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对他好”的补习、活动,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于是有人就把这样的父母称为“Helicopter parents”,直译过来就是“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中国是个“直升机父母的超级大国”。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孩子是父母的小王子、小公主。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毅然担当起儿女的终生保姆和人生规划师:幼儿园受欺负爸妈要找老师兴师问罪,小学组织打扫卫生父母会跑来帮忙擦玻璃,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也总不放心,担心早恋,害怕学坏,就连上了大学也要全家总动员,背着行李和孩子一起去学校报到。更有趣的是,孩子大学毕业了找工作,应聘面试的时候,父母站在后面替他回答问话。这些都是“直升机家长”。 

  • 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篇博文,其博主写的关于她的婆婆在公公去世后,感到在原先的房间害怕,借此为名,住进小两口的卧室,更甚的挤上他们的床一起睡。这是“直升机父母”行为的延伸和变态。再看这位博主的其他文章,我相信她写的是真有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