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的意识和动手能力需从小培养

天天居然有自己的手机
灵巧的小手
2009年11月16日傍晚

每当我准备晚饭的时候,Tenten自然跟在厨房里,以前较小就在旁边玩耍,或者还可以被我固定在餐椅上,看着我做事情;再大些就没那么容易服从我的指令,爬上爬下,都在视频里领教过了,最近天天对切菜、洗菜等家务事感兴趣,就如之前一直对扫地、抹桌子这些感兴趣一样,也帮我摘过四季豆。天天一看到我在切菜,马上拖把椅子站过来,我的刀很锋利,危险,我索性拿了块塑料小砧板和天天专用的小餐刀(专给18个月以上的幼儿吃饭用的,天天有一套叉子、勺子、餐刀),扒了几块花椰菜的叶子,天天你的好好地干活
。
天天是个热爱劳动的孩子,一岁多就帮我倒垃圾,我经常忘记把绑好的垃圾带下楼,天天就会提着晃晃地走到楼梯口,那时天天还不会走下楼梯,要反转过来滑下楼梯,及时被我发现;只要天天看到垃圾桶没安上袋子,就自己拿出垃圾袋安在垃圾桶上。“帮你、帮你”是天天最常对我说的话,我也在天天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给天天动手,等天天大些的时候,再让天天自己手洗小衣服。除了帮我做事情,天天很主动帮自己,比如穿衣服穿裤子、袜子等,早上醒来,我还眯着眼睛,天天已经穿好夹袄背心和加厚裤以及袜子了;又比如出门上车时不用我抱,自己爬上去,坐好在汽车安全椅里,还想自己扣安全带,为了安全,这项免了,要下车时,天天也要自己解开安全带。每次关车库门,天天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有时我不小心关掉了,还得重开,天天要自己做一遍才肯,好吧,重开,轰隆隆地直响。(写到这里,我在网上查找了些有关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资料。)
下面的文字摘自《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特伦学者花费了40年时间,追踪观察了256名波士顿少年,结论是:从小爱劳动、能干事的孩子成年后,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比不爱劳动的孩子多两倍,收入多5倍,失业少16倍,健康状况也好得多,生活过得美满充实,因为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能力,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的个体成长也需要劳动和制作。因为劳动和制作需要动手,手上大量的神经束通向大脑,促进脑神经元的发育和完善;还因为劳动和制作,肯定伴随思维和想象,必然促进智力发展,所以自古以来都把“心灵”和“手巧”连在一起,相互促进。
早教专家冯德全说:会生煤炉的孩子最懂得工作的步骤,因为他积累了经验,掌握了规律,他的能力在各种场合又互相迁移。而很少劳动的孩子就会失去这一切。早期劳动和制作,还能培养起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品质,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起乐于创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从小不劳动和不会操作的孩子,他一生就可能失去以上优良的品质和品德。
让一个已经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懒虫改变好逸恶劳的恶习是很困难的,这往往需要一整套奖励和惩罚的制度才能奏效,而且不一定能做到从内心变得热爱劳动。但在把模仿大人当游戏的幼儿阶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却并不难。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刚会走路的孩子,就有了帮妈妈做事的要求,两岁时会帮着递送物品,3岁时便产生了参与成人生活的愿望,4-5岁时就能自己收拾玩具、衣服和洗刷自己的碗筷,这说明孩子的娇懒不是天生的。从人的本性来讲,是愿意做事的,只怪父母过分照顾,事事都要包办代替,才使孩子养成了不劳而获、娇懒成性的恶习。
对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不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办事能力,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调查发现:亲子之间的纠纷,大多源于子女过分依赖父母,使父母感到力不从心,子女则因为某些要求没得到满足,而埋怨父母无能。那些从小习惯于大小事都依赖父母的孩子,成人后的自立自理能力都比较差,遇事总是指望着父母一帮到底。随着子女的需求和父母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相互间的不满和怨言也与日俱增,以至出现纠纷和冲突。这些孩子很少考虑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他们把父母为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看作理所当然,一旦父母失去了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这类人很少去尽起码的孝道。
城里的独生子女父母也许并不一定需要孩子出钱赡养自己,但是得不到惟一的孩子对自己的关爱和体贴,总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农村的孩子们目睹父母的劳动,也参与一些辅助劳动,对父母的辛苦有直接的体验,大多都比城里的孩子心疼父母。城里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更需要让他们在家务活中体验父母的劳累,即使家里有保姆,也应该让孩子洗自己的小衣物和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以免养成“少爷作风”。
希望天天长大后有一技之长,做自己喜爱的工作,闲来,能在厨房里做上自己的拿手小菜,不用总是吃快餐和餐馆的味精,烤一炉满屋飘香的曲奇饼或蛋糕
,配上咖啡或茶,享受阳光和生活。即使家里有保姆,也能指导保姆做出合自己口味的食物,是不
。

天天自己搭的城堡

上图是天天自己拼的,等我做好事情,看到这个样子的城堡。天天一直很喜欢搭(拼)积木。
右上角被妈妈纠正过来,完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