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待站
(2014-03-19 09:03:00)分类: 随笔 |
2012年7月毕业,到现在,不到两年。
时间不长,却反倒形成了一个习惯。便是每次看电脑,总会想起,打开华文的网站,看看华文发生了哪些事。
对于华文,不知道对它的感情如何界定。
刚进去的时候,觉得有种被坑的感觉,觉得读硕士不像硕士,一个班那么多人,比读本科时的人都要多。不过在研一下学期的时候,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去国外传授汉语,班上所剩之人寥寥无几,那时才觉得,那才像读研究生嘛。上课的时候,因为人少,大家都可以参与讨论,也就不是老师的一言堂了。
在华文的两年过得蛮快的,如今出来了,倒也会时常想念之,所以才常常会打开华文的网站,关注一下发那里发生了什么事。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念念不忘?我也不得而知。
总的来说,对华文的感情是复杂的。
今天,想起了它,便打开了它,看到一则新闻,题为广州华侨学生接待站恢复营业启事。
从研一到研二,中间的那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一直都没有回家。住在学校里,却也是折腾了一番,东三不让住了,因为东三要由宿舍楼改成教室了,其实东三以前就是教室改成宿舍的,可以说,东三又要回归它的使命了。而那时的新宿舍又还没有完全落成,考虑到我们这群暑假不归家的人们,学校给我们临时安排到接待站了。接待站的楼,外表看起来,又破又旧,内里也是差不多。我们有三人一间,两人一间,都是之前组合好了的。搬家的头天,每个人都在整理东西,一年的时光积攒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却也不少。搬家的当天,学校的后勤人员,用车,用人,帮我们把东西搬到我们要住的房间,说实话,服务还真是挺周到的。
刚搬进去,感觉那房间是很久没人住了的,清理,打扫是免不了的。房间里一边是三张床,一边是三张桌子,一边是窗户,一边是柜子,四四方方的,都给占据了,留给我们的空间是少之又少,为了多腾出点点空间,还得把其中的两张床合在一起。算算我们活动的空间,床和桌子之间有一条狭长空间,床和柜子之间有一条狭长的空间,再就是进门的那块,能然你摆上几个箱子。
住在破旧的接待站的那个暑假,白天,我们各忙各的,基本上是各自出去做兼职,或是为找兼职的各种面试,晚上,上网,卧谈,亦或是到左邻右舍串门。这样的日子也还是过得不亦乐乎的。所以现在想想也是很令人难忘的。
今天在网上看到的我们曾经住过的破旧接待站,已然是焕然一新了,它一直驻留在那里,也终于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所以它被翻新了。
有人说,时间改变的是时代,有些东西,在那里,总是不变的。细细想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接待站的面貌已然是焕然一新了,可住在里面的回忆是不会改变的,那段回忆驻在脑海之中,一旦触及,便会浮现。
纪念那年暑假,我们所住过的接待站。
201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