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所私立大学到另一所私立大学
(2013-09-21 12:28:32)分类: 随笔 |
2012年8月,我在印尼玛中大学,那是一所私立大学。
2013年9月,我在海口经济学院,这也是一所私立大学。
从一所私立大学到另一所私立大学,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本以为找到工作,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结束了自7月从印尼回来后为期两个月的漂泊,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学校是个大学,但是太不自由,因为军训,国家法定假日的中秋节没有放假。因为下雨,学校也似乎没有做紧急预案,在大雨之下,把学生当猴耍,学生冒着雨,来到了训练场地,结果却是一句解散。因为怕学生出事,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军训结束后,没有一天休息,就要紧接着开始上课。
从9月12号开始至现在,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9点多,回到宿舍。这些天来接的电话,比我一年接电话都要多,学生什么事情都问你。换专业要问你,调宿舍要问你,各种琐事,各种杂事,有时候一件事情,你跟她讲了一遍,她又来问你,同样的话,你要重复好几遍。
学院给我安排了办公室,四个人一间,却没有那么多钥匙,而且室内只有一台电脑。意味着钥匙你要自己配,电脑你要“耐心”等待。我所在的学院是个大院,大一新生有1700多人,9个辅导员,平均每个辅导员带200左右学生。也许是私立学校额缘故吧,辅导员和辅导员之间都要竞争,看谁带的班出色,故而都藏着掖着,很多事情不愿透露,这是作为一个后来者的我感受较深的一点。
在这里将近十天,我觉得自己是真的跳进了一个火坑。这所学校太缺乏人文关怀了。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在印尼一年,很多同事抱怨玛中很多不好的制度,我也没什么抱怨,我就是一个喜欢简单,平淡生活的人,没那么多复杂的事儿,没那么多复杂的关系,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许我太单纯了吧,社会上哪有我想的那好呢?至少来到这个学校后,看到那些同事们,表面上的关系很好,但实质涉及到利益的问题就原形毕露,说什么对事不对人,那都是些屁话。
辅导员这一工作,本就不是我求职意向中的,只是阴差阳错的走了进来。作为旁观者,后来者,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早日脱离这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