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人心潮澎湃的《明天》

(2022-06-24 20:49:41)
标签:

文化

让人心潮澎湃的《明天》
2022年5月28日上午,与我仰慕的剧作家霍秉全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合影



先说几句:

2013年夏天,应邀去观看话剧《明天》的彩排;戏不能白看,事后给人家写了一篇观后感。


这种看戏、看电影、读书,然后写观后感、读后感的事,每年都会有几次(甚或更多),具体到这一次,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早已抛到脑后,但前几天,应邀前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采风,与霍秉全先生不期而遇(他是话剧《明天》的编剧),才抽空从电脑文件夹里找出来这篇文章,又读了一遍,并由衷地想向这位杰出的剧作家再次鞠躬致敬!


让人心潮澎湃的《明天》

商子雍


第一次接触四场话剧《明天》,是在剧场里,尽管由于是彩排,导演的现场指导使得演出不能一气呵成,加之稀稀拉拉的观看者无法和舞台上的演员形成热烈的交流,但整个演出仍然让我心潮澎湃、甚或潸然泪下。演出结束后,曾和编剧霍秉全先生有过短暂交流。我由衷地对他说:一个没有“坏人”的故事,一场主要由剧中人灵魂自我拷问构成的戏剧冲突,竟然演绎得如此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您真了不起!


后来,又仔细阅读了《明天》的文学剧本,认真思忖,感觉到起码在三个方面,这台话剧呈现出不同凡响的价值。


首先,话剧《明天》的社会意义应该肯定。很多年以来,缺乏自省精神、怯于自我解剖,习惯于瞒和骗,一直是不少中国人久治不愈的陈年老病,对这一点,鲁迅、胡适等思想大家,都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即以现实中国为例,尽管也有着诸如“批评和自我批评”、“灵魂深处闹革命”之类的说教,但事实上,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劣环境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中国人,恐怕大都还是把斗争别人视为快事吧——即所谓的“与人斗,其乐无穷”;而敢于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丑陋公开拷问、痛下针砭的勇士,则仅有凤毛麟角之数。


而话剧《明天》,就正是让何亮这么一个敢于拷问自己灵魂的勇士,站立到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作为见义勇为光荣负伤、并因此获得巨大荣誉的英雄,何亮在伤愈出院的前一天,和一个瘫痪了十八年、并缘此家庭破碎、历经坎坷的苦人儿关云年相遇。交谈之中,何亮惊愕不已地察觉到,当年致使关云年瘫痪的原因,竟然是自己儿时的一次绝非存心作恶的玩笑。作为一个在无意中酿成祸端的害人者,要不要向受害者说出真相、深表忏悔?作为一个已经在聚光灯下接受欢呼的英雄人物,要不要向公众说出真相、自褪光环?何亮在做出正确抉择以前,不但经历了灵魂深处的苦苦挣扎,而且也面对着妻子、朋友、甚至受害者关云年的充满善意的反对。主要由何亮的自我灵魂拷问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在舞台上被演绎得既惊心动魄,又顺乎天理人情,我在前面称整个演出让人心潮澎湃、甚或潸然泪下,绝非溢美之辞。


其次,话剧《明天》的文学剧本也堪称出类拔萃。十六世纪,意大利的一位文艺批评家针对当时的一些戏剧作品结构松散、时间跨度太长、地点更换频繁的弊病,在解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时,提出了一个对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而长久影响的“三整一律”,它的具体内容,是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应该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应该在一个场景,情节应该服从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当然,作为一种艺术主张,“三整一律”既有其优长,也存在局限,倘若将其奉为戏剧创作时不可越雷池半步的一条绝对法则,那势必对艺术创造形成严重束缚。不过,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三整一律”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而话剧《明天》的文学剧本,恰恰是把“三整一律”的优长几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让众多人物合情合理地在一间病房里先后出现,活灵活现地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你可以认为像话剧《明天》这样的“成戏之巧”,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出现,但对话剧舞台上的《明天》,却不会有人斥之以“虚假”。因为,剧中的所有细节,以及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是那样真实而深刻地再现着观众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台上台下产生强烈共鸣,是一种必然。


深刻的社会意义,优秀的文学剧本,但如果少了杰出的导演和表演,一出戏仍然无法在舞台上立起来。同其他舞台艺术相比,话剧是一种最接近生活原生态的艺术,因而,它的导演和表演,也应该以朴实无华为上。话剧《明天》就正是如此。因朴实而愈显真实,因真实而格外感人。已经有不短时间不曾观赏如此让人心潮澎湃、甚或潸然泪下的话剧了——让人对明天充满了希望的《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