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商子雍
商子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640
  • 关注人气:1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频的人生姿态

(2022-06-16 20:30:43)
标签:

文化

闻频的人生姿态
闻频肖像      吉祥绘

闻频的人生姿态

商子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西安市文联的《长安》文学月刊编小说,而闻频,则在陕西省作家协会的《延河》文学月刊编诗歌,人不亲行亲,彼此来往是十分正常的事。没过几年,我调到西安晚报当文艺部副主任,貌似从文学界跳槽到了新闻界,但干的还是编辑文学作品的活儿,和已经升任《延河》副主编的闻频的交往,当然不会中断——这一段历史,延续了20年。进入新世纪以后,闻频和我先后退休,又先后被西安市政府聘为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屈指算来,在一个单位“共事”,也有近20年了,两段历史相加,我们40年的交往时间,不算太短。


平心而论,在诗歌创作和文学月刊编辑两个领域里。闻频都不是失败者,谦虚一点儿来表述,也可以称之为早就远离了平庸吧!有歌云:“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闻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宝鸡市治下的蔡家坡来西安读书,1959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八十年代以后在陕西、乃至全国诗坛上名声大噪,是实至名归的风云人物,而这两段辉煌之间,隔着他在延川、延安、咸阳谋生的十数年,这期间经受的磨难、遭遇的坎坷,就不为、起码也是少为人知了。好几年前,时任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的雷涛先生,约我们几位家住城北的老作家餐叙,席间有来自甘肃天水的两位民间艺人演唱秦安小曲助兴,事后,我在一则短文中写道——


“一曲听罢,大家如醉如痴,闻频老兄更是热血沸腾,他趋前要过艺人手中的三弦,驾轻就熟地演奏起来,雷涛书记则随着闻频的弹奏放歌、起舞;两个人的水平绝对是在‘准专业’以上,赢得掌声一片。


闻频手抚三弦,颇有几分动情地说:‘在人生道路上,三弦于我有大恩!’


原来,30多年前,闻频在陕北延川的一所中学教书,适逢普及‘革命样板戏’,县上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会弹三弦的闻频遂得以弃教从艺,后来又因为所写一个剧本得奖,被上调到延安市歌舞团任编剧,再下来就是经由咸阳调进西安,成为著名诗人,成为《延河》文学杂志副主编,成为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没有三弦,闻频其人的历史,怕是就得另写了!”


就在那一天晚上,我从闻频的脸上看见了磨难、读懂了沧桑,想象到了他一路走来的不易;而这以前,从闻频脸上感受到的,似乎全都是优雅从容、阳光灿烂。我慨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再就是一年前吧,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一本书里,收进了一位“文革”时在延川插队的北京知青所写的文章,其中提到了闻频、提到了路遥,读过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以《人生》《平凡的世界》蜚声文坛的路遥,最初的文学启蒙老师,其实就是闻频。记得放下书以后,我立即打电话给闻频:“作为亲历者,这一段历史,你必须用文字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就这样,一次听歌,一次读书,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闻频那种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生姿态:实实在在地活着,平平常常地活着,从不把过去的苦难和善举,当成自我标榜的资本;在精神领域里,闻频显然是永远在坚决站直、努力伸展!


诗人闻频衰年变法,寄情丹青,竟然技艺天天向上,作品集腋成裘。在他的画集问世之际,不懂画的我不敢妄加评说,仅用以上文字深表祝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