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2019-03-29 10:28:28)
标签:

文化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本文发表于2019年6月30日《西安日报》

瞄准

——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商子雍

 

摄影家东曼伟发来微信,说是要出一本以鸟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嘱我作序,并且要求在4月20日以前交稿。不巧的是,3月下旬要去铜川新区参加一个文化活动,顺便到宜君踏踏青,4月上旬则要去云南讲课,那里春光正好,少不了也要多呆几天,等回来再写,怕来不及,于是只好一反晚上不工作的常态,立马打开电脑,开始敲字。

人是老朋友,作品也看过不少,写一篇一两千字的读后感,不是太难的事。但师出不可无名,这篇序文的标题,应该怎样来确定呢?稍加思忖,敲出了如是二字:瞄准。

怎么会用这样两个字作标题?缘由在于,忽然想起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是把人类历史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其中前两个时代又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而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人类发明了弓箭。至于弓箭最早的用途嘛,当然主要是狩猎;这就是说,大大小小的鸟,开始广泛地成为被瞄准的对象时,我们先祖手中拿着的,是弓箭。

用弓箭瞄准鸟,下一步则是将其射杀,这该是多么野蛮的一种行径!按现代文明理念来规范,的确应该如此认知。但在人类社会早期,我们先祖既不曾掌握种植技术,也没有通晓养殖技术,面对堪称维持、延续和健康生命第一要务的进食,好像只能通过采集和狩猎这么两个途径来获取果腹之物,所以,瞄准并射杀鸟类,就是一种无可非议的正当行为。而弓箭这种先进工具的出现,则是当时的人类社会,大幅度提升了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是说,我们先祖开始用弓箭瞄准并射杀鸟,这是人类的有幸,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同时也是鸟类的大不幸,只不过在当时,这又是一种正常的生态!

弱肉强食,是一种丛林法则,但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如果依然长久如此行事,那摩尔根所说的文明时代,便永远不可能到来。所幸的是,人类社会的前行,并不曾在发明弓箭以后便停滞不前。而我们先祖,在射杀飞禽走兽用来填饱肚子的同时,也慢慢掌握了养殖技术,开始饲养家禽、家畜,在采集野果的同时,又慢慢掌握了种植技术,开始栽培粮食果蔬,这样,他们便能够拥有较以前丰富许多、也稳定许多的食物来源。物质文明的提升带来了精神文明的改善,所以尽管他们仍然会瞄准并射杀鸟,但同时也发现了鸟对人类的诸多贡献。以消灭害虫为例,《南史》载:范洪胄有田一顷,将秋遇蝗,忽有飞鸟,瞬息之间,食虫以尽而去。《唐书》亦云:开元二十五年,贝州蝗,有白鸟数千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于是,人们瞄准鸟的眼睛,就既看到了鸟是一种果腹之物,也看到了鸟是人的朋友,较之最初全面了很多。

其实,早在周代,中国人就已经懂得了野生鸟兽资源需要保护的道理,当时的政府,设有“迹人”一职,古籍载:““此迹人亦掌踪迹禽兽,知其所藏之处。”只是,那时了解并保护野生鸟兽资源,为的是方便王族狩猎,目的还不是十分高尚,而到了公元前63年6月,汉宣帝所下诏书之中,有“三辅毋得以以春夏摘巢取卵、弹射飞鸟”之谓(所谓“三辅”,最初西汉时期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后来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据说是中国最早正式颁布的保护鸟类的法令。毫无疑问,这寥寥十数字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人在瞄准鸟类时所达到的认识高度,是代表着当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回望人类漫长的历史,当然有不少爱护鸟类的文明记录,但更多的,则是毁灭鸟类的愚昧、野蛮行径,并且,这种行径直到现在还依然有所、甚或大有存在。曾看到一份资料,说是古往今来,地球上曾经生存过16万种鸟,而现在只剩下不到1万种了,其中的上千种,还已经处在濒危、甚或极危状态;据统计,从1600到1900年,地球上灭绝的鸟,就有百种上下,进入20世纪以后,鸟类灭绝的趋势越来越严峻。造成鸟类大量灭绝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人类的种种陋行,比如吃鸟、养鸟,比如滥伐森林、滥施农药等等,无疑难辞其咎。所以,众多的有良知者,如今都在用心、用眼去瞄准鸟、去瞄准保护鸟类这么一项紧要而崇高的事业;摄影家东曼伟便是其中之一。

说来有趣,我和东曼伟,尽管是彼此都很欣赏对方的朋友,又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相距不过区区几公里,但平时却不常见面;我们相互沟通和了解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对方的作品。比如我,只要通过微信收到几张东曼伟传过来的漂亮照片(前些年以走兽为多,这些年则主要是飞禽),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在某个人迹罕见之处,或隐身于大树之后,或匍匐在草丛之中,屏住呼吸,集中精力,用他的第三只眼(照相机镜头)向着不远处或较远处的一只、或几只漂亮的鸟瞄准,努力把它们最有光彩的形象、最本真的生存状态记录下来,并最终升华为一幅幅能够感动受众、能够唤醒人的良知的艺术作品;于是,对东曼伟的由衷敬意,便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因为我深知,以野生的飞禽走兽为拍摄对象的艺术创作,的确是一种十分艰辛的劳作。为了躲避数量、欲望和能力都在不断膨胀的人类的威胁,如今的鸟,尤其是珍稀的鸟,大都远走高飞,躲到见不到人的地方去了,找到它们,谈何容易,而走近它们,则常常需要在不是路的路上艰难跋涉。更难的是,在不惊扰鸟的前提下拍摄鸟,必须身处不具备起码吃、住条件的环境中,长时间孤独地寻找、发现、等待,难啊!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东曼伟倾其全力(包括精力、体力、财力等)地如此行事呢?

我和东曼伟曾就此进行过交流。我们都认为,由于上苍恩赐,也由于自身努力,如今的人类,已经成长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动物;但如果人类不严于律己,继续无限制地放任自身欲望的不断膨胀,那肯定很快就会成为地球上最凶残的动物。到那个时候,和人类一起毁灭的,又岂止是鸟,还有人类唯一栖息处的地球!所以,东曼伟才殚精竭虑地用相机镜头瞄准那些相对人类柔弱许多的鸟,把它们无以伦比的美丽身姿、把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态展示给世界。为什么要伤害如此美丽、如此活泼可爱的生灵呢?唤醒更多人的良知,让他们瞄准鸟的目光里没有贪婪、只有爱;东曼伟的目的,简单而又崇高。

致敬,东曼伟;加油,东曼伟!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瞄准——序《东曼伟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选》

本文配发之图片,均为东曼伟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