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耀州窑的名义欢聚

(2019-02-18 20:09:32)
标签:

文化

   按:这则文字在新浪博客发布,并转发微信朋友圈,耀州窑研究专家、耀州窑博物馆原馆长薛东星研究员阅读以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如下留言:

    “著名文化学者商子雍先生与我之缘源于耀州窑。其父并不是专业文物工作者,但凭借自身的博学和鸿志,成为‘耀州窑考古发现第一人’。这在中国古窑址的考古研究历史上也十分罕见!但遗憾的是,这段挥之不去的史实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是当今的学界。在弘扬传承耀瓷文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曾经对耀州窑发掘研究保护做出贡献的先贤,更不能忘记‘耀州窑考古发现第一人’的商剑青先生。”

    父亲关注耀州窑之时,即就是在学界,这个古遗址也是一个几乎无人理睬的冷门。这以后不久,父亲横遭不幸,他的研究无法继续、成果也被人无视,乃在劫难逃的命运。如果不是后来薛东星先生告知,连我们做子女的也未知其详。至于后来耀州窑研究成为显学之时,父亲已经辞世许久了,所幸,他的冤案终被平反。

     2018年元月,又一次拜谒耀州窑博物馆以后,曾写有《抚摸宋朝》一文,对这一段所谓“挥之不去的史实”,做了一点儿回顾。


以耀州窑的名义欢聚

商子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耀州窑博物馆挂牌,我应邀参加开馆盛典,与薛东星馆长相识,从他那里,了解到父亲商剑青五十年代初所进行的耀州窑考古调查工作的意义,得知他老人家是自宋代耀州窑衰落以后,第一位以专业的眼光和水准,对耀州窑的历史进行发掘、研究,并且有成果的文化人”,并拿到了当时父亲发表在国家级权威考古刊物《文物参考资料》上的论文《耀窑摭遗》。从那以后,耀州窑博物馆,就成为了我的经常拜谒之地。

 薛东星馆长是一位学养深厚、且善良实诚的学者,他在位期间,曾多次邀请我和子周、子秦弟兄三人结伴去耀州窑博物馆、去黄堡镇造访,对我们商家弟兄而言,这当然是一件极有意义的活动,但却因种种缘故一直未能成行。直到2018元月,在一位曾在铜川工作多年的朋友、陕西省文联秘书长刘平安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弟兄三人才一起前往位于黄堡镇的耀州窑博物馆,参加了一次学术活动。这一年的10月,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纪念活动,我和子秦又应邀前往。遗憾的是,这两次活动,已经退休、且人在北京忙碌的薛东星先生均没能参加。好在这两次活动中间的6月9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宜君县由于有魏长城的遗存,成为了陕西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分会场,“中国长城保护利用高峰论坛”,是这个分会场的一个主要项目,承蒙论坛主办者高看,我被邀请担任演讲嘉宾之一,而薛东星先生,则因保护魏长城遗存贡献卓著在论坛上受到表彰和奖励。我们缘此相聚,不亦快哉!

 在西安,以耀州窑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圈子,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有时会茶叙、餐叙,交流感情,但退而不休、远在北京的薛东星,却难得参加。今年春节,他们夫妇回西安和女儿一家团聚。2月17日中午,十几位朋友以耀州窑的名义欢聚,开心、快乐之情景,难以言状!

 参加聚会的有:薛东星夫妇,朱文杰夫妇,刘新中,刘平安,岳少云,东曼伟夫妇,他们9位,全都曾在铜川工作,其中5位,还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再就是子周,子秦夫妇,我们老两口。发两张合影,作为纪念。遗憾的是,其中少了掌镜的东曼伟、和已经离开包间的刘平安和朱文杰夫妇。

以耀州窑的名义欢聚


以耀州窑的名义欢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猫屎咖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