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渐浓
商子雍
中国人心目中的过年,与公历的元旦无关,是专指农历的春节。在农耕文明时期,春节的周期拉的很长,反正身处农闲,有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再者,栏里有肥猪,仓里有存粮,物质储备还算丰富(起码也是比较丰富),为什么不趁机多快乐几天呢?
如今的社会,一年四季都是“农忙”,各种“老板”,不分机关、企业,无论姓公、姓私,一律心狠手辣
,恨不得把手下员工的血汗榨干。私企的事儿姑且不议,党政机关中,“白加黑,五加二”、“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之类的说法,被当成美谈津津乐道,请问,这种做派符合劳动法吗?当然,中国的党政机关太过庞杂、老百姓不得不养活数量巨大的公务人员,不堪重负,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更让人慨叹的是,这么多靠草民养活的的公家人,而且还经常加班加点,社会依然问题多多,效率太差了吧!换成美国那种机构简单、人员精干的政府试试,行吗?一笑!
不过,尽管天天“农忙”、月月“农忙”,但过年的愿望却不曾被抹去,时近岁尾,过年的气息(简称“年味儿”)一天一天浓烈起来。12月28日,西安飘起了瑞雪,下午,我前往大雁塔附近的一家酒店,参加陕西官府菜文化沙龙第73期。这个沙龙是中国烹饪大师郑新民主持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我曾多次应邀参加。由于种种原因,我在西安餐饮界有不少朋友,曾先后担任西安市饭店及餐饮协会、陕西省饭店协会的名誉会长。中国有一句老话:“君子远庖厨。”但我一向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文化,恰恰是由有追求的厨师和绝不轻视厨艺的文化人联手,经由数千年的不懈努力,才获得巨大成功。君子和庖厨,绝非势不两立,相反,一个文化人,能有机会参加到推动饮食文化进步的行列之中,那叫有幸!我,还有赵熊、李成海两位大书法家,都高高兴兴来参加28日下午的沙龙,原因就在于此!
28日沙龙活动的主题是“年味儿”,由郑新民大师的四位徒弟联手奉献了一台色、香、味、型俱佳的年饭,让吾等饕餮之徒大饱眼福、大快朵颐矣!
窗外瑞雪纷飞,窗内年味儿盎然,又一年的新春,即将光临!

魏家三鲜

水晶皮冻

白火石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