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新草滩渭河特大桥造型设计的文化解读

(2018-07-06 07:40:01)
标签:

文化

对新草滩渭河特大桥造型设计的文化解读
对新草滩渭河特大桥造型设计文化解读

商子雍

 

 在设计单位提供的6个设计方案中,我最喜欢的是方案一:三塔单索面斜拉桥,现仅就其造型设计,从文化层面,做一点儿粗浅解读。

 这座单索面斜拉桥的三组索塔造型,是略有变形的中国古代货币方足布,据我所知,在国内外所有的同类桥梁中属独一无二。另外,方足布是先秦货币中一个最大的家族,战国时期各地多有铸造,秦国铸造的安阳布,数量大、地位也显赫,流传至今的方足布中,秦安阳布占到了四分之一。用这样一种货币的造型,来给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北大门建造桥梁,当然是有着一种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意义。

 布币的前身,是一种铜铸的铲形农具,在早期的商品交换时,这种较为珍稀的农具,曾被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亦即货币)来使用,所以,布币造型的本身,就有着劳动创造财富的文化内涵。现在,把三组、六座布币造型的索塔,矗立在横跨渭河的一座重要桥梁之上,则是使劳动创造财富的先进文化理念,得以醒目彰显,这对正在为古城的跨越腾飞奋力拼搏的西安人,无疑会提供可观的正能量。

 用现代理念设计、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建造,又蕴含着先进的传统文化理念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使得新草滩渭河特大桥呈现出如下的动人风采: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既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这种风采,与西安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体形象高度吻合,的确是一个有文化、有创意的出色设计。

对新草滩渭河特大桥造型设计的文化解读
      与论证会专家组组长张锦秋院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绿茵场上的VAR
后一篇:上一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