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寿千年,石头呢?
商子雍
纸寿千年,说的是纸的生命长久。但一张、或许多张纸之所以被人珍视,希望它千年不朽,主要原因,恐怕是纸张之上所承载内容的价值——或书法出类拔萃,或文章脍炙人口。
接下来要发问的是:纸寿千年,石头呢?谁都知道石头比纸结实。也正是缘于此,有价值的书法或文字,才被刻石。
但好像也不能说,凡被刻在石头上的,都是好玩意儿。7月底,参加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去了宁陕,发现有一位较大人物的字被刻在了石头上,书法水平高低,可以见仁见智,但其中的那个“镇”字,却分明少写了一笔。缘此想起了一件旧事。应该是20多年前了吧,在西安市的大雁塔家具市场,也是这位较大人物写的牌匾,也是把“具”字少写了一笔。当时我给市场管理人员建议,找个专家咨询一下,看这样的字写到牌匾上是否合适,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字对字错字好字坏都没关系,我们就是要他名字这三个字!”原来如此!我只好转身离去。
必须强调的是,在中国书法中,被人少写一笔的字是出现过的,并且直到今天有书法家仍然如此书写,比如厚德载物中的“德”字。但我猜测,这可能是由于最早把“德”字少写了一笔的是个大人物,众人默认了他的错误,又有好事者加以仿效。而历朝历代的辞书,好像不曾认可这种错误。所以,就算也曾有大人物把“镇”字、“具”字少写了一笔,今天的较大人物在书写牌匾之类的东西时,出自对国家发布的规范汉字的尊重,并考虑到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是应该一丝不苟地把笔划写够呢?在这件事上偷工减料,绝非明智之举。
刚才,省作家协会的高晶晶小朋友传过来几张我在宁陕的照片,触景生情,写下如上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