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风、官风和社会风气

(2014-02-06 19:56:52)
标签:

杂谈

本文发表于2014年2月11日《西安日报》、4月8日天津《中老年时报》、4月27日香港《大公报》

家风、官风和社会风气

商子雍

 

CCTV面向基层百姓开展对家风传承问题的调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对家风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文十分简单:“门风”,但似乎不得要领。再去查门风一词的释义:“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倒是准确而清楚。既如此,为何不把这一通话再加上“又称门风”四字作为家风释文呢?看来,被视为标准的辞书,其实也有可以商榷之处。

好了,咱们不去挑辞书的毛病,还是围绕着家风二字来说事。

家风是一种文化、是形而上的东西,摸不着,却看得见。具体来说,好的家风,就是在正确生活理念的影响下,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和谐生活形态,并且这种风气,经由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已经成为被社会公认的风貌。说到传承,不能不强调一下家教在家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的第一位老师,而且,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固然少不了耳提面命,但更多的却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身体力行影响,即所谓身教是也。家教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作用有多大?中国民间俗语“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尔也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 倒不如说握在父母的手里” 以上说法,固然显得绝对了些,但肯定也是对成百、乃至上千年人类社会主流现象的总结和提炼,绝非信口开河。另外,还有一种社会现象足以反证家教的重要:如今,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本来,按有关法律规定,小学新生和初中新生的入学,学校是绝对不允许通过任何形式的考试来挑选学生的,但事实上,那些条件好的所谓“名校”,年年都在半公开地举办入学考试,这说明,或七八岁、或十一二岁的孩子,还真的是有着优秀和一般之分,而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源,主要是家庭教育。

看来,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子女、端正家风这件不仅仅与自己的小家庭有关,而且还影响着民族素质和国家命运的大事上,的确是重任在肩,容不得丝毫懈怠。当然,由于生活环境、从业行当、受教育程度诸多方面的有异,不同的家庭对家风的表述绝对不会千篇一律,但有一条底线一定是大家共同乐于坚守的,这就是出于刘备遗诏而载于诸葛亮文集的那句箴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道是家庭乃社会之细胞,所以,好的家风,无疑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但另一方面,社会风气也会反过来对家风产生不可小觑的或正或反的作用。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吧!眼下,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所致,在中国大陆,扶起街头跌倒受伤老人的善举,居然包含着巨大风险,因此遭到诬陷的良善之辈,层出不绝。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对为人父母者以行动和言说引导子女面对此种情况作出正确抉择,怕是就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点负面影响吧!所以,为民者须料理好自己的家庭,让个个成员品行端正,公共权力掌握者则要努力发展经济、坚持法治、实现公平公正,让整个社会风清德高,如此上下互动,家风和社会风气同步提升,我们的国家才会阳光灿烂矣!

说到社会风气,还不能不说到官风。最近,通过媒体了解到这样一件丑闻:一位副县长利用职务之便,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累计领取财政资金45096元。放在家风范畴里认知这件事,这位为人父者的副县长没有给儿子做出好样子,他们家的家风看来也不怎么样;唯一希望的是,他那个儿子不要承续父亲的恶劣作风,从小就坚持清清白白做人。放在官风领域里解读这件事,有关部门对此事的处理结果是:违规领取的财政资金全额上缴,副县长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天哪,这也叫“处分”!副县长行为,是货真价实的贪污公款,就算不追究法律责任,也不该让他继续掌管公共权力吧!以中国之大、人才之多,难道就找不到一位品行合格者,来替代这个手脚不干净的人当副县长?这样的处理,恕我直言,似乎体现不出党中央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坚定决心。

官员的家风,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官风,而官风,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向上向善,至关紧要。所以,在主要针对平民百姓强调家风传承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官风的官员的家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