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了,有孩子来扶
(2013-11-25 17:51:51)
标签:
杂谈 |
本文发表于2013年12月2日《陕西日报》
老人跌倒了,有孩子来扶
商子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位在街头不慎跌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汉姆莱特式难题。不扶,有悖扶危济困的道德规范;扶呢,万一遇上那种讹人的主儿,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这种担心成为虽不是太大、却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好像是缘于2006年11月20日的一个小小意外。
尽管心情无比沉重,但我也一直认为,没有人能抹煞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的扶危济困之类的优秀基因,并且,即就是在道德滑坡的今天,扶危济困的精神依然在民间有着广泛存在。前不久,分别发生在广东汕头和四川达州的两件事,就让人多有感慨。在汕头,两位中学生救援酒后骑电单车摔倒的老人,在达州,三个小孩扶起不慎跌倒受伤的老太。媒体上,不断有人喋喋不休地对民众耳提面命:在去扶跌倒的老人以前,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比如,看看现场是否在监控范围之内,如果不在,那就要找好目击证人,最好能请人录像……但我注意到,孩子们去行此种善举时,好像并没有那么多的瞻前顾后。你可以说他们“不成熟”,但我更愿意认定,他们的这种行为,才是人的良知的正常反应,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强大生命力。老人跌倒了,有孩子来扶,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好的东西,就应该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不幸的是,两起事件中,孩子都受到了诬陷、甚或敲诈;有幸的是,这一次法律没有胡说八道。由于学校的积极介入和公安机关的认真调查,汕头的两位同学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被他们救助的老人也承认了错误。另一件事则比较复杂,公安机关虽认定被扶老太及她的儿子诬陷且敲诈,给予行政拘留和罚款处分,但当事人不服,提起申述。这也好,就让这件事暂时离开道德评判,收归到法律框架之中。当地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法律援助机构也不妨伸出援手,以便能最终给善与非善一个公正的裁定,给民众一个公平的交代。廓清责任,还原真相,唯如此,对匡扶社会正义、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才可以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