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惜旅游资源

(2013-07-22 06:44:51)
标签:

杂谈

本文发表于2013年7月22日《陕西日报》

珍惜旅游资源

商子雍

 

诸如煤、石油、天然气这样一些能源,皆属不可再生的资源,储量再多,也会有用光的一天,也因此,珍惜煤、珍惜石油、珍惜天然气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有多少人清醒地认识到,旅游资源其实也是一种经不起人折腾的有限资源,对它,我们也必须倍加珍惜呢?

当然,旅游资源有人文和自然之分,今天,咱们只来关注自然形态的旅游资源。

感谢造物,给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的美山美水、奇山奇水,从而使得旅游者有了享受的凭借、旅游经营者有了赚钱的途径。但遗憾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是自然界的大敌。一处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倘若不被人发现,它就会千年万年地在那儿存在着、发展着,即就是有一天终于消失了,那也是自然规律使然,可称之为“善终”;但一旦被人过度开发,便是这处自然景观由备受摧残到非正常死亡这一痛苦过程的开始——如是的典型案例举不胜举,不说也罢!

又一次强烈地产生上述感受,是前不久在海南三亚。20年前第一次来三亚时,大东海还是一片空旷辽阔,野气盎然的海滩,让人流连忘返;可如今呢?这里喧嚣豪华,已成闹市,令我徒生慨叹……

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群体,人类正在不断改变(甚或是扭曲)着大自然的原生态,着眼于长远,这种行径对人类有益吗?

曾在一处景区看到过如下的提示:“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但据我所知,眼下有些景区的有些地方,游人只能踩着精心设计的栈桥经过,连脚印也不许留下;也有些景区的有些地方,出于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严禁在摄影时使用闪光设备,连照片也很难带走。

为了让美山美水、奇山奇水永远(起码也是尽可能长远)陪伴着我们和我们的子孙,面对脆弱、且不断遭受开发性破坏的大自然,人类的确是应该更加严格地规范自己、更加努力地约束自己了。而陕西,作为拥有丰富资源的旅游大省,在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这件大事上,无疑是有着不容忽视的迫切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