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时钓秋水

(2012-07-06 16:06:15)
标签:

文化

本文发表于2012年7月10日《西安日报》

闲时钓秋水

——“西安民俗记忆”专栏之十二

商子雍

 

水平再高的历史学家,也无法准确告诉我们,钓鱼这么一种活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体时间。但即就是很少、甚或从不钓鱼的人,倘若以如下问题发问:人类在水边垂钓的初始目的,是形而上、抑或形而下?我想他肯定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为了找食、为了填饱肚子。

垂钓从生产活动中逐渐剥离出来,最终主要以娱乐或体育活动的面目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其缘由,绝对不是人们不需要、或者不喜欢吃鱼了,而是因为随着社会逐步向前推进,更先进、效率更高的获取鱼类的手段,不断被创造出来。史载,越国大夫范蟊功成身退,离开越王勾践,隱居于无锡的太湖之滨,提出了“种竹養魚千倍利”的主张。在经过成功实践以后,范蠡甚至还宣称:“治生之法有五,水畜(即養魚)第一。”公元前475年,范蠡著成《養鱼》,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養魚著述。而且,除过家养以外,就是对付那些生活在江、河、湖、海里的野生鱼类,使用网鱼、甚或炸鱼之类的手段,比起钓鱼来,不也是大大的事半功倍吗?所幸的是,垂钓之举毕竟还有着娱乐和体育功能,否则,它肯定会和许许多多被淘汰的落后生产方式一样,早就沉寂在历史的深处了。

前面我说到,水平再高的历史学家,也无法准确告诉我们,钓鱼这么一种活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体时间;这当然让人遗憾。不过令人欣慰的事儿也有,这就是通过考古发掘,在咱们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六千年前的的骨制魚钩。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历史最为久远的钓魚文物,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历史文化积淀之深厚,由此亦可窥得一斑矣!

至于以垂钓为题材赋诗撰文,一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佳作层出不穷,妙句比比皆是。

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

杜甫《江村》:“自去自來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紙作棋局,稚子敲針作钓钩。”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过,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却是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风细雨不須归。”垂钓行家评论曰:斜风细雨之时,鱼儿争相浮上水面补充氧气,这样一种可以大有斩获的好机会,哪个垂钓者肯放过?“不须归”啊,诚哉此言!

至于我在西安所经历的垂钓,儿时多在浐河、灞河;当时交通不便,往来一趟须长途跋涉,颇为不易。后来,莲湖公园和兴庆宫公园倒是都开放过垂钓活动,垂钓者固然免了奔波之苦,但同时也少了野钓之趣。如今垂钓,多在渭河边及南山根的养鱼池里,鱼池近旁就是烧烤炉,于是钓上来便烤,烤熟了就吃,其情趣,已经和古人的“闲时钓秋水”迥然有异。深入到终南山那些峪口里,寻找深潭和野鱼较劲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发烧友级的钓者。至于在护城河边垂钓,我反对——水质太差,有害健康。

最后,还想就岳钰教授的画题“钓金龟”闲话几句。

龟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麟凤龙龟,谓之四灵”的说法。有趣的是,四种灵物中的麒麟、凤凰、龙,都属于人们幻想出来的文化符号,唯独龟,是天地之间的切实存在。自然界里五花八门的龟,固然也有叫做金龟、金钱龟的,但唐人诗中之“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其金龟,指的却是当时官员(而且是三品以上的高官)佩戴的一种饰物。所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富贵的金龟二字,在岳钰教授的画题里,无非是表达着一种祝福、一种愿望。这就是:通过垂钓忘情于青山绿水之间,得以涤荡胸怀固然高雅,而经历此种劳作后能够一饱口腹之欲,也未见得就低俗。在不同的层面追求到了快乐,皆可谓钓得了“金龟”是也!

以上陋识,不知岳钰教授以为然否?

闲时钓秋水

国画作者  西北大学  岳钰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