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商子雍
商子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95
  • 关注人气:1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西街

(2012-04-30 18:24:04)
标签:

散文

 

本文发表于2012年5月22日《西安晚报》、6月18日香港《大公报》

又到西街

商子雍

 

 

西街(以及与之对应的东街)这样的称谓为街道命名,在中国各地的城市里,可能不会是绝无仅有吧!但中国最有名的西街,是在广西的阳朔。

长期身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也许是阳朔西街的不幸;但同时,这又何尝不是阳朔西街的有幸。由于穷,阳朔西街没有机会同旧城改造这样的“热潮”迎头相撞,也就不曾在大刀阔斧的拆迁“浊浪”中化为乌有,于是,它的街道布局,它的房屋样式,一直大体保持着旧时模样,很“中国”,很传统,别具一番优雅和浪漫的魅力。

最早被阳朔西街惊艳的,是西方游客。上个世纪80年代,一本被西方背包旅行者奉为“圣经”的书籍里,介绍了阳朔西街的独特风情,很快,这里就成为外国背包旅行者的聚集地,阳朔西街也缘此有了一个“洋人街”的别号;紧接着,就是中国游客的蜂拥而至。于是,顺应“市场”的要求,阳朔西街在有些方面,开始变得不怎么“中国”起来。尽管这里的建筑依旧是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典型的明清时代的桂北风格,但咖啡豆和烤面包的香气,开始在阳朔西街的空气里弥漫,架子鼓和吉他的旋律,也开始在这里的街头交响,尤其是触目可见的那些有着异域风情的市招:马可波罗可可饭店李萍咖啡屋牛头吧……让人不禁要问:这里还是过去那个很“中国”很传统的阳朔西街吗?

但是,阳朔西街为什么必须凝固在“过去”里一成不变呢?我倒觉得,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敞开襟怀拥抱世界,从而使自己变得有点儿亦中亦西,很可能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形态。我喜欢这样的所在。2002年早秋,我第一次来到阳朔西街,走进一家咖啡屋,在如同行云流水的英文歌曲旋律和制作精良的摩卡咖啡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十年以后,2012 年晚春,依然是沿着漓江,依然是在两岸如诗如幻的美丽景色簇拥下,又一次来到阳朔,又一次扑进西街的怀抱。如果说,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阳朔,发现西街已经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秘那么“中国”的话,这一次来到阳朔,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是,西街已经彻底告别了最初的安静,甚至变得相当喧嚣。一条长不过千米出头宽只有七八米的小街,白天黑夜(尤其是晚上),都塞满了人流,你能想象出那种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境况吗?但必须承认的是,西街依然是一个休闲的绝好去处,能让你把滚滚红尘中的诸多烦恼暂时抛到脑后;透过喧闹的市声,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西街骨子里的那种优雅和浪漫。

4月21日晚,在西街路旁的一个咖啡座,面对着一杯拿铁咖啡,我感到的是一种几乎达到极致的安宁和舒坦。十年以后,我还能再来阳朔吗?那时的西街,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辣子
后一篇:赶早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