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扣雀

(2012-04-14 11:12:48)
标签:

文化

扣雀        本文发表于2012年4月17日《西安日报》、6月1日香港《大公报》

扣 

 ——“西安民俗记忆”专栏之二

商子雍

 

 

文章题目里的扣,是一种行为,而雀,则是一个物种;当然,倘若细分,雀有好多种 ,如“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中的燕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黄雀……但本文所说的雀,是麻雀。

大概没有不认识麻雀的西安人吧!但又有多少西安人,认真关注过麻雀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呢?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一种益鸟(起码也是基本无害的鸟) ,大多活动在有人居住的地方,麻雀的,也常常营造在屋檐、墙洞,和人比邻而居——当然,这是指旧时的西安民居,现在的“洋楼”,已经容不下麻雀筑巢了。

麻雀还是一种非常聪明机警的小生灵着较记忆力这一点上,明显优于其它小型鸟类。得到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这种亲近,往往延续很长时间

育雏期间的麻雀,又特别具有一种无畏精神,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散文《麻雀》记载过一只成年麻雀,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其实,类似的场面,我在儿时也曾多次遇到,最后的结果都是,被奋力拯救幼鸟的麻雀深深感动的我和小伙伴们,会想法设法把幼鸟送回鸟巢,让他们合家团圆……

不管是西方的基督教,还是东方的佛教,在生命平等这一点上,好像是有着相同的认知。但生命真的能平等吗?以麻雀为例,作为大自然生物链中一个相当弱小的环节,麻雀的受到冒犯甚或伤害,实在是无法避免的事儿。说到这里,忍不住要道一声“惭愧”;因为,对麻雀,虽然我曾经多次奉献爱心,但也曾经多次大为不敬——这就说到了文章题目中那两个字:扣雀。

小时候,我家住在西安东关景龙池,院子的第三进是一个很大的“废园”,只不过荒芜之中也有家里的厨师忙里偷闲种下的几畦菜蔬、一片月季。,天降大雪以后,在院清理出一小块没有积雪的空地,用小木棍支起一个竹筛,竹筛下撒上一把小米,而一条细长的麻绳,一头拴在小木棍上,一头则紧握在躲在不远处树背后的我的手里,于是,一些贪吃(也可以说是不得不来吃)的麻雀,便在劫难逃地成为我的俘虏。旧时西安的小孩,大概不少人都过有如此经历吧!

母亲是反对这种游戏的(这可能和她在教会学校读了十几年书有关),所以多数时候,“俘虏”会很快放掉;也有一次,被我偷偷藏起来的一只麻雀死掉了。死麻雀被装进一个纸盒子里,掩埋在后院,还筑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不过,这种由无知小儿出自游戏目的给麻雀造成的伤害,倘若同后来麻雀在中国大地上,被由公共权力组织的全民追杀大悲剧相比,那简直是不值一提。科学昌明的时代,竟然出现这样愚蠢的闹剧,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所幸,历史总在不断进步。2001年8月,麻雀被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强行带上的“四害”恶谥,总算从麻雀头上摘掉;然而,麻雀的生存又面临着新的巨大威胁,这就是农药的滥用!

多灾多难的麻雀啊!

国画作者:  西北大学  岳钰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吼秦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