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饺子是一种文化

(2008-02-22 23:13:03)
标签:

杂谈

  本文发表于2008年2月14日香港《大公报》
 

饺子是一种文化

——食情物语之二

商子雍

 

    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饺子作为一种被千家万户所喜爱、所重视的食品,怕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吧!也因此,经营饺子的餐饮名店,如我所生活的古都西安有一家德发长,才一年四季顾客盈门,每到冬至、春节这样一些中国人非得吃饺子的节令,还特别红火。一种农耕文明时代出现于产麦区域的吃食,竟然能够如此地久天长地被众多的中国人追捧,这其中的缘由,很值得我们思考。

    从形而下的物质层面来考量,饺子集主食副食为一体,馅料荤素兼备,不管是吃饺子喝汤抑或调制成汤饺食用,皆可称有干有稀,以上种种,符合现代科学的均衡营养理念。当然,用吹毛求疵的眼光来挑剔,饺子的外在形式和烹调方式的变化空间确实有限,但馅料的变化多端,却足以对此加以弥补,从而满足人们在进行物质消费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西安德发长的饺子宴、还有以时令菜蔬为馅料的二十四节气饺子,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表现杰出,才获得众多中外食客的同声赞誉。

    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来解读,饺子的内涵真可谓丰富多彩。仅举一例:有史料称,“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其实,这种与春节吃饺子有关的寓意吉利,包含祝福的习俗,并非专属富贵之家,只不过平民百姓家庭是以铜钱藏之饺子中罢了;到今天,饺子里包藏的又常常是花生、是去了核的红枣,意思没变,却更加卫生、营养、安全。

    有道是“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北方人)对饺子的推崇,可以说是到了极致。不过,只须想一想春节时吃饺子、包饺子的场面——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和面,拌馅,擀皮,包制,乃至摆放,点数……从古稀老人到天真稚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之时,掌勺的家庭主妇又往往会刻意把那几个包着幸运干果的饺子捞给老人和孩子吃……饺子从制作到食用的整个过程,都洋溢着和谐、亲情、关爱,都在生动地展现着一种文化,你说,饺子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实至名归吗?不过,文章末了,还想说一句大概会让饺子店老板心生不快的话,这就是尽管在生活节奏快捷的现代社会,经常在家里包饺子吃的家庭已经日渐稀少——饺子店的生意也缘此日渐兴隆,但我想诚心奉劝各位的是,春节的那顿饺子,恐怕还是以在家里自己动手为好;要知道,唯如此,您才可以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充分享受饺子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常宁宫门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