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与精神分析
(2018-07-24 16:01:01)
心理动力与精神分析
首先,我认为“心理动力学”这个概念欠精确。心理动力(psychodynamic)这个概念是有的,我的理解是狭义和广义的。狭义主要是指的心理动力治疗(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主要是指受过心理动力治疗训练的治疗师利用精神分析的知识体系和技术,进行短频的心理治疗。
一般在英国,接受过一周1-2次的治疗(自我体验),学习并接受督导2-4年,在之后能提供给病人一周不超过2次的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叫做“心理动力治疗师”(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ist)。
接受一周3次的治疗(自我体验),学习并接受督导4-6年,在之后能提供给病人一周不超过3次的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叫做“精神分析性治疗师”(Psychoanlytic
Psychotherapist)。
最高级别的是“精神分析师”(Psychoanalyst),接受一周最低4次的治疗(培训分析),以便系统学习并接受督导6-10年,在之后能提供给病人一周最低4次的心理治疗(躺椅分析)的专业人员。
三者的从业资格可以向下兼容,但不得向上兼容,如同驾照C到A本的关系。因此,狭义的心理动力与精神分析是这个关系。
而在美国,提供一周3次躺椅分析的也叫做精神分析,不过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不承认这个是“精神分析”。看上去是治疗频率仅仅差了一次每周,但是IPA很看重这个。
我问过一位德国老师,他的回答是:“一周4次意味着患者一周内可以2天连着过来见分析师,而一周三次则可能不会。”
因此,我的观点是:患者如果是一周三次的,我也建议他们不要隔天来,至少有两次是连着两天来接受分析,利于疗效。
广义的“心理动力”,还包括人本主义理论以及这些理论所指导的心理治疗。因为人本主义也认为人不是机械的,人是有“动机系统”的,比如:自我实现的动机。因此,动力性治疗包括了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治疗,以区别于CBT。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