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经典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99
  • 关注人气:6,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动力团体治疗杂记:徐勇

(2018-05-22 16:54:16)
分类: 小组伴侣

精神动力团体治疗

徐勇

 精神动力团体治疗杂记:徐勇


每周两个小组  与美国人合作  上海精神中心教授   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教授

体验式

讲解:理论阶段   训练阶段  连续团体(团体与观察)10个人以下都在团体

 

自我介绍:············

 

1·精神动力学:

a自我心理学(不是本我)

B客体精神分析

C自体心理学(依附、依恋理论)

2·亚龙——精神动力学团体,强调此时此地

   精神分析——强调过去对现在影响

   两种模式会带进团体——早年关系&现实人际关系

   治疗师——节制,被动

   团体治疗师——动力取向看不出来

   时限团体——现场性

3·精神动力性——开放的、离开的,才有人加进,离开就意味着**,死也意味着离开

  最长的六年一个组,另一个组一年多

4·小团体——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对方,就叫小团体

   大团体——一圈圈的,几十个人

   在所有的声音中,沉默的声音最大

   你不可能不表达

5·处理焦虑的方式:不停说

   针对自己的不满不能表达,就可能针对过多

   喝水,到厕所

   焦虑的表达常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6·付诸行动——对医生不满,用小瓶表达

 

一·为什么需要团体治疗

团体治疗  6——10个人,不希望人太多,处理的第一个个案常常很焦虑,个别治疗病人会感到安全

       1 个别——母婴关系

       2 团体——家庭关系    垂直移情(领导者)  水平移情(兄弟姐们)

  取消团体的感受——失落

       1 团体——治疗师是父亲的感受,整个团体是母性的感受

       2 带团体——想学开车,有无数个时机,要让自己决定

       1 个别治疗——母婴关系

       2 团体治疗——很难找选不同角色    异质团体6——10个人

                     多棱镜   铺陈  共鸣

                 ——我感到病人在治疗治疗师

  1·个案:

   1 强势—— 2 胸闷 1 还讲话很快—— 2 听到

     (医生处理)

   1 我感觉上次受到批评——其他人也说是这样

  协同治疗师

    1 个别:目的性很强

    2 团体:“团体与我有什么关系?”病人问——主要解决人际关系

  个案:

放在团体,“惊恐发作”——后来所有成员都很沮丧

      ——这个病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做销售

      ——只能说症状,描述故事

    心理化,心智化——精神分析新名词

     ——旅游——包——上香的——很愤怒

  病人不能空降到团体

  团体里有神经症,有人格障碍——团体里需要一两个这样的人,要不然团体很平淡——谈恋爱时体验到原始性

  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

  写一个个案的报告,美国老师(朋辈督导)

  担心团体的好多时机?——全能时机,不会错过

                          自己没看到,病人看到了

 

2·团体

      六个女性+两个男性——半年后“你对男性关注没”

  原则:只要是团体能做的,咨询师千万不能做

       早年被忽视的——不能长时间沉默   一个小时——100每人

      团体中病人不来对治疗师的影响很大——担心团体解散

协同治疗师——找个懂自己的太难了。结束后会公开说两个人的感受,团体结束两个人闹翻了,相当于父母离婚

好处:结束后协调治疗师可以交流。两个治疗师不能解决会给团体带来灾难

      兄妹三人——一出生就呆在团体里

      没有一个病人是一张白纸进来的

      团体——人格的形成改变的机会

强迫性重复

   病人——害怕别人欺侮自己,争吵,(压抑)强烈

   团体可以看到——病人会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反馈,“我给你讲话很有压力”,“你拿一把刀就出来了”——心智化

   与小组成员冲突后,病人还可以回来,冲突并不是灾难性的

   与丈母娘大吵一架——小组里对另一组人愤怒(现实会带进小组)

   我的难受都是因为你“你故意跟我过不去”

口头承诺在团体里至少半年(每次一个半小时)病人有收获1-3

       个别与团体没有优劣之分,主要适用人群,边缘性(自我强化的模式)

强迫症(动力治疗——关注社会**不探索动力性)焦虑症

休息一刻钟

    体验过程团体,此时此地

问题:不自愿进入团体的人怎么做?

      大团体的效果是有限的,团体治疗师期望深层改变

放团体里——要进行几次洽谈,给他说团体治疗会对他怎么帮助

大群体——吃东西,打毛线(接受这种焦虑)

      ——个别很认真

——为团体做工作要准备点时间,为每个个体做访谈

——必须承受机构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如果按照他们的方式自己更焦虑

6+6设置,封闭

   一个小时+一刻钟外围问题

   病人之间不认识,认识不放在一个团体里

   冲突是一件好事   回避+我同意,但内心不一样+观察者

   你观察时你自己的反应呢?——有时挺无聊

  两个人组盟+防御——攻击挺温柔

   很有趣+刀光剑影(共鸣)——没有受过培训的共情

 成员的反馈有时比治疗师的反馈更有价值,不是敌意,是主动,是真诚的共鸣,治疗师尝试做的是专业性

    沉默——一开始要打破,后来的沉默就没那么难打破了

下午会用这个团体介绍动力团体的过程:

   帮助来访者,一定让他感到不一致,产生矛盾,求助动机

   有承受团体焦虑的能力

   拿到名片记不住,有情感联系的团体人员我永远也忘不了,就这一小时

 

团体发展

形成——反应——成熟——结束

比昂:不同的团体状态

     1 症状团体 (工作团体)   如讲的多的人:焦虑  控制  自恋(与别人不一样)

     2 冲突:工作假设(与过程团体相对应)——(症状团体)

一·形成阶段

    情绪的反应(节制)——陌生人情境——观察焦虑的应对方式

    主要表现:

1 找方向——与别人如何建立关系(精神动力学:承担角色,我自我介绍一下吧)

2 退行——治疗师越节制,成员退行越厉害,退行太厉害有人下次就不来了

3 精神分析的动力性与建立关系:要么很亲密 融和 无自我成长(婴儿开始建立个体化六个月),要么没关系

    团体受伤害是团体的一部分

    起步

    分享焦虑,团体凝聚

    团体还没学会故意伤害别人

    对质:我发现团体活动你讲话最多

   对质——澄清——分析

   没冲突的团体,团体很快就会解散

   辅导认知团体,不管里边的动力性冲突的原因,是发展感受性的发展技能

   建立阶段的形成,基本信任感

   形成

  1·治疗师是建立结构的基本设置——团体元化

     团体封闭的可保持相对安全,可让组员自发的参与

      “我什么都没说不等于我什么都没做”这是一种参与性观察

  2·帮助组员了解组员的感受,、行为、反应、记忆,来改善他们内心和人际关系中的困难

    工作目标不一致(进来五分钟)大家还在说团体以外的事情

    干预可以针对个体、团体,也可以针对关系

二·反应阶段

1·身份认同,特技成员的一员——很少发生团体全发出一个声音

      团体建立阶段时会发出“我们”的声音

2·典型特征是:情绪爆发,团体不稳定

      心理化:把过去的模式在团体中呈现,然后用显微镜来看

      修通:反复真诚的反馈

3·团体的规范与协议

       团体性工作是团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

       团体治疗是要在团体中解决个人问题,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关系

       团体中两人谈恋爱,其动力是兄妹的乱伦,处理是开出团体

       团体之外说的感情要同意带到团体中去

       同意恰当的结束经济

       同意留在团体中知道问题解决

      迟到、参加不规律、威胁退出等

       设置就是要病人来破坏的

       只有当病人的行为成为一个模式时,他就不会再防御了

4·愤怒、退缩、被动、服从——更真实

一个人攻击治疗师,其他人保护治疗师,治疗师如果不保护这个人,他就成了替罪羊(单位也是替罪羊——太亲密表达不满),如果治疗师也害他,他就成了替罪羊

 “表达不满,我相信他的表达是真实的,我相信其他人也对我不满”——发出不同声音的成员常常是重要的成员

邀请团体成员表达对治疗师的不满

1·引向不满针对治疗师    更开放,更安全

2·消毒“替罪羊”的不满

人格障碍病人往往停不下来,神经症的人很易停下来

情商:不但要了解自己人格的能力,还要有了解别人格的能力

虽然你不能保证百分百的爱我,但我可以相信你是爱我的

不愿与病人对质的医生是早年生活在冲突厉害的家庭

 “你与直接的上司在一起,讲述你的感受”——过滤一下,越了解越难移情

   反应阶段治疗师的任务:

      个案:上周去教堂了,我感到上帝才能帮助我

             我看了**医生,他比你水平高——受挫了

             保护自己

防御机制是处理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的

任务1·帮助组员讲解真实的感受,而且是非常有价值,他总想保护自己的个体性

任务2·重要的不仅是关注个体的动力学和移情,而且要整个团体参与表达,由替罪羊表达出的移情于感受

替罪羊是处理团体的矛盾——不健康的团体:找到替罪羊就不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边缘性人格障碍很容易成为替罪羊(矛盾性(离婚的父母),回避型,紊乱性的照料很容易让人形成)

表达不满是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日常生活中表达真实的情绪会破坏现实关系,在团体表达真实的情绪会帮助团体探索深层关系

生活中表达真实感受是社交禁忌

每个人都有自己带团体的风格,没有一致的东西

团体中是有动力性的,其他取向的团体关注点不是动力性

边缘性——百分之百的好,百分之百的坏、

整合——有好的部分,有坏的部分

关系破裂的原因,很难接受对方坏的那部分

     团体梦——做工作时做的梦有多人,把共情作为团体梦

 

团体动力学

口头协议(书面协议意义不大)

加入新成员是需要征得大家的同意,新成员的加入相当于家庭有一个新的孩子

 ——告知团体决定权在领导者(父母亲生个孩子,只告诉孩子,决定权在父母)

——生了孩子之后,处理成员的责任在于治疗师

——不告诉就相当于成员没有能力处理房门的东西

对团体过于照顾某个成员时,他会变得更没能量

分类:指导型的与非指导型的取决于团体的性质与结构

     进入团体的选择

1·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

2·相对稳定的工作

3·承受情绪的能力

动力性的目标——改变人格(需要时间长)

获得治疗成功的因素有两个:纠正性情感体验与领悟

什么是纠正性情感体验?治疗师都充满情感体验,发展情感隔离是典型的防御

“医生医治过程中,面对很多死亡尸体,他形成情感隔离”……再继续发展中,在手术室里谈笑风生……反向形成,内科医生不处理情感那个部分

在纠正性情感体验中领悟,这种改变才能真正解决此时此地之所以重要就在于纠正性情感体验

有人把动力性亚龙的刻意分开,在我看来没多大区别

经过滤镜与人建立关系就困难了,与人建立关系很容易的人,滤镜是,人都是好的

治疗师的作用:

     此时此地——追述过去

     移情——学习社交技巧,给予或接受反馈

             我能理解他这么说,你那么不开心,但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不开心——这句话很好

组员的作用:

   1·凝聚力——治疗同盟

   2·基本信任感:不会故意伤害别人,会努力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及团体的互动

                  自我一致——网络成瘾的孩子:

                  父母以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培养孩子有个性

                  团体的安全感:1团体感受的开放度

                                2真实对其他成员的反馈

                            3对其他成员关系的处理方式

  治疗师在团体:治疗师可选择相对不开放,如果治疗师认为自己在团体中很重要,那很危险(演员——导演)在治疗中,有时病人谈论问题会把治疗师忘记   年轻团体治疗师往往担心对团体的作用不大

 意识层面的东西:可以处理现实层面的认知,帮助处理冲突的能力

做心理治疗师的人都是好人(抑郁气质)

病人好了——病人的努力

病人不好——自己的失误——这样不好

冲突是退行到早期的阶段,是团体动力的开始

团体中成员的蔑视,治疗师要进行干预

角色(功能)

  1·结构性角色:领导(协同治疗师)

  2·社交性角色:调节情绪的质与量(不鼓励用手势)

                 有组员看到冲突就讲笑话,早期对团体有帮助,成熟团体对这个角色就不满了(开始体验情感时,就不喜欢社交性)

     对质——一般都具有stop的功能,开始体验这种情绪

  3·异类性角色:“替罪羊”——非常有治疗价值

  4·警觉性角色:“沉默的人”——保卫隐私,免受伤害,自我暴露是危险的

     针对一直不说话:“你今天一直没讲话,你是否今天在团体里?”

                    “我注意到还有二十分钟,谁下边将利用这段时间?”

      带团体与开车没有什么两样我会越来越有信心

 

三·成熟阶段

   外在——无头鸡(狂奔,不知干什么)

   内在——每个治疗师都注重关注自己内在的东西

   我很难拒绝领导给我的任务,不懂拒绝——我开始拒绝

   对治疗师的理解有两种趋向

    理想化

    妖魔化

    1·目标取向的工作实体

    2·团体内的互动成为学习和治疗的主要资源

    3·对内外的认知提高

    4·对治疗师的认识更现实

 

四·结束阶段

   有时限的团体:结束时不结束

   开放团体:

欧文。亚龙的团体治疗,很好的一本书

精神动力性学治疗性因素:

日常生活中有人说“我理解你的感受”实际他理解不了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人感到被理解

提建议:要让别人接收到

        谢谢你的建议,但是……(你的不管用)

丈夫:解决问题——外边打猎

妻子:听过程情绪——家里照料孩子

治疗过程:你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对质,我在治疗中很重视身体的感觉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详细深入了解情感体验

建议:其关键在于态度和关系(我不信任你,我干嘛听你的)

      青少年如果建立了关系,你说什么都听你的

镜映神经元——婴儿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透过母亲的脸来反馈的,母亲不会经营婴儿(孩子放在楼里,看到很难)

流口水——几天——两眼放光

1-6个月,依恋,789月怕生,客体防御

医院现在强调尽快使第一口奶

 

小组过程体验

女一:报告梦:忙,早上到科室,有人问局长电话,没给。到科室,两个小年轻兼职药代,失望,第二个考执业医师,当跳板,……找下一阶段的学习

师:假如这个梦是你做的,你有什么联想(对小组)

1:科主任希望科人员工作稳定,专业性高——上海的学习怎么会把一个人变化这么大——我开始更多关注自己了

师:我注意到大家都在尝试理解她的困扰

1:领导是期待过高

1:我与她有同样的向往

1:我拒绝了一部分,原来影响到自己的身体,现在听到很庆幸

师:你在工作中碰到过类似的困扰么

2:这个不是这样的,你不懂,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师:什么东西让你笑起来?

师:你意识中,你情绪中很难接受

师:你把希望寄托在外界上——领导都是空降兵

师:我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张医生身上,大家听到有什么感受?身体上有什么感受

师:这个梦呈现了性的主题,对安全感失望的表达,这个梦即使他个人的,也是团体的

两个主题:安全与失望,如何应对安全与失望是两个主题

梦在精分动力团体占有重要部分,梦可以看到团体。“如果这个梦是你的梦,你会有什么样的联想?”

团体在帮助张医生时,努力帮助时,这是团体的阻抗(集体阻抗)

治疗修通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即便是个别治疗师才可以逐步开放(第一面就告诉你创伤的人往往不会自我保护)

梦是一个任务

病人在团体里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是梦到死亡,第二个是梦里医生端着鲜血的器官,第三个是睡叫(前夫),与新的丈夫变成过去的丈夫,不让走,打开电梯欢迎他,走掉了

团体治疗的过程的梦,到了第三梦时才能解释这个梦当电梯开始打开时,都欢迎他,团体成员的表情也变化了

离开父亲要克服爱的阻抗

师:我的很难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怕表达了会伤害别人,这样自己会更容易被伤害

师:我很难模仿你的表达,但我相信你的表情是有意义的

长大也这么无助——你的主要的状态是无助

既有的东西归因于外在时,我会感到更无助

忽略——抛弃   不关注自己的感觉:给关注的理解和关注别人的需要

               没有关注感觉—产生忽略—抛弃

我的感受反馈对团体成员有很大帮助

问题一:你会哭吗?

        既要团体动力的流动,又要关注个体,同时也要关注关系,没面具很危险,只有一个面具也是很困难的,要有多个面具生活才是好的,解决退缩,更换面具才是最好的,退缩+多样=防御机制(健康)

沉默——自我暴露是危险地

结束前治疗师要变得更加积极,越沉默团体组员退行的越厉害

发疯的成员——呆掉了(认知功能丧失)——短路的

结束后一周,尝试消化吸收认知功能恢复

自体的五个层面:身体自体(身体躯体化)——情绪自体(情绪化)——表现自体(表现化)——心理化自体(心智化)——正面自体

:我为什么这么讨厌他——给他知道

有个教授——付诸行动(与病人同一层面工作)病人迫使治疗师按病人要求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投射性认同)

精神分析师不信仰上帝——信仰无意识

上帝担心全能化

80%上网查证过(选择型注意,灾难化)80%的人会加重

安全的副作用是导致焦虑

 

改变的机制:

1·模仿

2·认同

    认同态度——积极性的,认同分析——阻抗

    父母的功能就是要承受许多东西

     过度内省是不健康的(反思,反省)——心智化,心理化

3·反思反省是在关系层面,不是个人层面

4·内化

5·对质

6·澄清

7·解释

8·修通

对质——充满镜子的房间

        组员的盲点可以上升到自我觉察的水平

        自我一致——自我不一致(对自己内心的好奇)

        团体足够安全是才能对质

        建设性的对质本身就是成长性的过程

澄清——模式出现了,串成线,病人的模式被凸显出来了

        团体治疗,许多病人帮助咨询师在记忆

        对质与澄清不涉及到分析

        我觉得你在分析我,你不是在理解我

解释——带有尝试性的

        我猜想你可能会伤心

        我会修正

        处理的目标是潜意识,对潜藏的动机与冲突进行工作

        解释达到病人马上要清晰,让治疗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尝试把个体与团体联系起来

        病人没有情绪体验,如果治疗师解释的话,这是心理教育

原则:1·先处理什么,再处理为什么?(为什么带有评价判断,会激起病人的阻抗)

      2·先处理情绪,再处理潜意识

         当时是什么情况让你觉得不得不去

修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精神动力团体治疗杂记:徐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