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同行专家 |
儿童精神分析实践工作坊
【学习笔记】严和来;整理者:Baron,黄雯雯
1.我们要注意来访者说话当中的细节,细节里居住着精神分析的本质。
2.了解精神分析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它的历史,这跟了解一个人是一样的。
3.弗洛伊德曾说过:我们的现在是由我们的过去塑造的;我们的现在就是所有过去的总和。精神分析关注的过去,是对现在有影响的过去,是对现在有影响但是我们还不知道的过去。
4.拉康利用一些现代的思想工具(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人类学、数学拓扑学)对精神分析开拓性发展使得精神分析完全脱离了生物学的窠臼,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这门学科更靠近人类的生活与文化。
5.弗洛伊德说过:我将去我曾经在的地方。
6.精神分析最基本的态度——分析家与分析者是平等的关系。平等,在精神分析诞生的过程,平等地主体性对待起着关键影响。当然在实际工作的临床工作中,这一点总是难以做到,尤其是与孩子相处时,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孩子是无知的,是需要引导的,我们是高于孩子的。
7.症状的解决只是精神分析实践的附属品;精神分析的实践是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欲望,认识自己。
8.对权威激烈的反抗意味着激烈的认同。
9.任何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得到一部分,同时放弃另一部分。
10.精神分析的工作是给来访者一个场所,让来访者在这个场所里展现自己。分析家应该要感觉到TA把工作室的四分之三甚至更多让来访者占据,要让来访者的言语把工作室的空间充满。
11.对学习精神分析的几点建议:
⑴在当地要有一个学习群体,保持一定的学习频率,比如1月1次学习;拉康说,分析家是为自己授权,但是同时要有一些人认为你是。这也就是说,你要有一个团体。
⑵尝试做个案实践,并接受督导或个案讨论。个案讨论可以在一个团体里进行,讨论个案不是为了说明自己比别人做得多好,不是要攻击个案里的双方,而是尊重的温和地探讨。通过个案讨论是让你发现一些可能对你有益的方式,尽管你可能不同意别人的做法,这样慢慢地形成你的临床风格,适合你的又不违背精神分析基本原则的你的风格。
⑶进行个人体验。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过份,你要接受一个分析,才能成为一个分析家;对于一个不下水的人,是很难学会游泳的。
12.成人精神分析是倒叙式的儿童心理发展,其本质也是一种儿童精神分析,工作的对象是成人内心里的儿童。
13.对于精神分析来说,不管来访者说什么话,都要听到话语背后的内容。
14.多尔多强调,儿童是一个主体,需要平等地对待和工作。
15.一个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在其身后了。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最幸福的孩子,童年都是一个充满泪水的成长史。
16.人类的个体很多时候是孤独的,无论你是谁,都有很多成长的阶段,很多成长阶段都是别人无法替代你去完成的,你必须面对。
17.婴儿把乳房当做妈妈的全部,它差不多是孩子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客体,非常重要的客体。失去乳房的痛苦是重大的,即使断奶进行得非常温柔。儿童精神分析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期,有很多创伤与痛苦,成人是无法理解的。
18.姓名是主体性的重要标志,在做一对一精神分析时,不允许匿名,询问对方的姓名很重要,哪怕对方不愿意说真名,给你的是个假名,因为用假名本身就具有分析的意义。
19.人类的孩子需要语言的环境,初生的婴儿在听到人类话语后才感到安全。
20.精神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则:⑴自由联想;
⑵悬浮关注;⑶节制(包括保密)。
21.在与儿童工作时,最好不过你就作为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人出现在孩子面前。
22.精神分析是让你在适应这个世界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23.与自闭症孩子的工作,有时并不能将孩子从症状拯救出来,但是会极大的减缓孩子父母的精神压力。这也是一个必要的工作。
24.有的来访者只有通过症状才能感受到自己,如果症状消失,会感觉自己也随之消失。所以,让症状消失得太快,未必是好事,未知的恐慌或痛苦会激发出其他的症状。
25.与儿童工作的分析家要有一种能力,要有那么一点成为“疯子”的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沉默的孩子,我们要去猜测孩子的想法,帮助儿童表达,当然我们很有可能表达错,但至少我们在回应
26.孩子可以忍受他的精神分析家犯错,可以忍受分析家的解读不太对,但是一般来说,错误不要犯得太多,太离谱。
27.如果说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发现了人类身上运作的无意识的话,多尔多则是通过倾听无意识,发现了儿童。
28.儿童和他的历史,和他的史前史密不可分。
29.创伤的代际传递,是通过文化的生活的方式。
30.一个儿童不是一个单一的存在,他/她一定是与周围的人与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1.精神分析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术;许多技术一旦标准化与系统化了,就遏制了其本身的活力。温尼科特有类似的表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有类似的表述
32.精神分析是一种言语的实践,而不是知识的训练。
33.无意识的语言,如果我们要这样说,其实这个语言很难找到,但它很真实,不会欺骗,一直在透过我们身上每一个孔洞,甚至是每一个毛孔在表达着。
34.神经症状的表现形式带有明显的时代性。这些表现形式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极大影响。
35.心理能量就像河流,如果发生改道,那它会寻找原先的旧有河道。这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36.精神分析家不是来访者父母的同谋者,也不是他们父母的代理人。精神分析家有自己的位置,不站在来访者这一边,也绝对不站在他们父母的那一边。
37.精神分析的实践一定要有设置,这一点可以提到伦理的角度来谈。尽量避免在设置之外回应来访者,不能让来访者把现实和分析混淆。如果来访者真的有急切、特殊、强烈的情绪或者症状爆发,可以给来访者增加工作的次数,那怕是临时加一次,但是也最好不要立刻就见,要有一个时间缓冲。总之,要把工作放在设置里。这个设置要坚固,为了坚固就同时需要有那么一点韧性或者说弹性,因为一个只是僵硬的设置不等于一个坚固的设置。
38.孩子出生在父母的欲望里,他/她一出生就融入到人类的生活。温尼科特说过,一个孩子是不存在的,一个婴儿离开成人的照顾(身体和精神上的)是无活存活的,孩子与环境(一开始是母亲,后来才是其他的人与物)是互动的,在人类环境当中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孩子。
39.不要忘记,正是孩子的出生,让妈妈也同时“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