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经典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34,249
  • 关注人气:6,1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昆辉:心理危机干预的识别秒招

(2015-09-30 07:0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同行专家

心理危机干预的识别秒招

林昆辉

 


 

穿越事件,同步同理


       生命危急症状有六变,三托。即六种巨大的改变,三种托付(临终前的安排)。

       六变为:性情、行为、花钱、言语、身体、环境的改变。三托:托人,托事,托物。

 

(一)六变为:性情、行为、花钱、言语、身体、环境的改变

      1、性情改变:原来腼腆,现在张扬,原来阳光开朗的笑,现在害羞勉强的笑;

      2、行为改变: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或者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时没有愧疚感,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生活作息巨大改变,该睡觉不睡觉,该吃饭不吃饭,该起床不起床;

      3、花钱改变:钱花光光,花给别人,捐给别人。(用钱来交代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用钱来了结和人之前的关系。)

      4、言语改变:

      第一阶段:有想死的念头出现后,总是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哲学和宗教中找自己活下来的理由(老子怎么说,孔子怎么说,康德怎么说...)如果能够在宗教或者哲学中找到了价值感,就能够活下来。如果找不到就觉得自己该死。

      第二阶段:找死的理由,死亡的价值,死亡的仪式,死亡的费用、成本、程序。(eg:绝不苟延残喘,捐献器官,放弃急救,棺材多少钱,火葬多少钱,道士念经还是和尚念经好...)

      第三阶段:怎么死,问自杀的方法(报纸上看到有人自杀,吃药的话吃什么药,吃多少颗啊...)第四阶段:动不动会提到死字(eg:早上出门才8度,冷死了,死了好了;)此时,如果有人表现出以上改变,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关注与在乎。

       5、身体改变: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的重病的人都会出现自杀的想法;

       6、环境改变:天灾人祸,家毁人亡,受到严重打击的人会出来当义工。创伤事件为5,创伤心理指数为1,但越坚强的人越有自杀的危险。因为得到关心、在乎、支持的几率小。

 

三托:托人,托事,托物

 

(二)自杀防治五步走:停、看、听、陪、治疗

 

【停】
      全方位的危机干预,并非把身边每个人都当成自杀危机的嫌疑犯。专业与半专业的危机干预,是把关注的时间与精神,停放在身旁的高危险族群。高危险群又是谁呢?
      1、就年龄层区分的高危险群。第一是老人,第二是农村少妇,第三是青年人。
      2、就性别区分的高危群。女人的危机大于男人。
      3、就健康指标区分的高危险群。残疾人、突然罹患恶性肿瘤的人、久病在床的人,都容易成为高险群。
      4、就创伤事件区分的高危险群。近来遭逢重大变故,或遭遇重大创伤事件的人。
      5、就创伤心理区分的高危险群。近来一直处于重大创伤心理状态,动机乱想、情绪乱发的人。
      6、就偏差行为区分的高危险群。一个人突然出现非惯常性的偏差行为,或者还黑白不分的自以为是,或者与他人发生严重的冲突者。

【看】
       观察、查看高危险群的什么异常现象呢?就是以下自杀危机的九大征兆:六变三托。改变的强度愈大,异常的项目愈多,就是已经萌生自杀动机,如果连三托都有了,就是已经进入临终安排的高危险期。


      1、性情发生巨大的改变
      2、行为发生巨大的改变
      3、财务发生巨大的改变
      4、语言发生巨大的改变
      5、身体发生巨大的改变
      6、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
      7、托人
      8、托事
      9、托物

【听】
      听什么?注意去听高危险群的人,在不同时间对不同人是否都说着些相同的话。说哪些话是异常呢?就言发生巨大改变的五点内容。包括然开始阔谈或书写生命的意义;突然开始阔谈或书写死亡的价值仪轨与花费;突然开始阔谈或书写自杀的方式;突然谈论或书写一些不在他现在生活范畴的情事;突然谈论或书写家庭责任解组、活不下去、了算了、我想自杀等语言。项目愈往下,项目愈多,说的愈多次愈久,自杀的危机就愈是严重。

【陪】
       台湾心理专家林昆辉认为,“停、看、听”三个步骤发现有危机的对象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通报。通报上级长官与家属,并即召开协调会互相了解状况,随即安排“陪同”计划

      自杀是一个人最私密的一件事,他必须独自完成。不会当着别人面前自杀(除非逼急了!)只要有人出现,自杀行为几乎都会中断而停止。所以制止自杀行为发生,最有效的手法就是“陪在身边”

      “陪同计划”是指家属和校方、厂方或企业、机构的同学或老师或同事,必须全日陪同,上下班或上下学的陪同人员要做好交班的工作,只要一出现独处的空档,当事人可能就会趁机自杀。

【治疗】
      台湾心理专家林昆辉认为,陪同只是禁制他自杀的方法,并无法消除或减弱当事人自杀的念头。只要念头在,随时都可能变成行动,所以还要积极就医

      问题是挂哪一科呢?如果已经出事,就先送急诊,再转临床心理科。如果及时挽救而没有死伤,就直接送临床心理科。企图自杀或是自杀未遂者,如果精神疾病病史或正在服用精神科药物,请送精神科并要求转介临床心理科,接受药物与心理之联合治疗。若不知或没有精神病史,请送临床心理科接受心理治疗。临床心理科会有鉴别诊断,若有需要自会转介精神科给予药物治疗。

      自杀未遂者绝对不可于“劝告”、“教育”、“辅导”、“咨询”、“给药”,或立下“不自杀切结书”之后,就令其回家。务必启动“陪同计划”,并进行至少三个月的特别心理治疗。自杀企图者或自杀未遂者家属,都必须接受“自杀危机家庭干预训练”,学会家庭干预的技术,否则一返家就会出现危险期。

 

      tip:对于有自杀行为的人,旁人千万不要围观,更不要在围观时表现出冷漠和嘲讽、不在乎。尊重每个生命对于濒死人员来说极其重要。

 

林昆辉:心理危机干预的识别秒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