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光山之五——鍋巴(之一)

(2009-05-22 17:24:32)
标签:

杂谈

佛光山之五——鍋巴(之一)

以今日的零食雜堆而言,大部份需經化學物品添加而成,若由外表包裝上去看,美則美矣,但放進嘴裡香濃的已分不出原有物味,唯獨「鍋巴」平平板板的模樣,看來雖粗糙,但經咬嚼之後,會自然隨著齒縫迸發出香味來。

「鍋巴」為何物?鍋巴好啊!鍋巴是必須要用大鐵鍋去煮,沈澱在鍋底的飯粒,在煮食過程中,會形成一片啡黃脆硬的飯焦,只要喜歡,吃過一次後,就知道新鮮出爐的鍋巴美味在那裡了。

我的牙齒也快到了要換齡的時間(掉牙),若不再此時多嚼幾回那可愛的鍋巴,未來只有望物生嘆了。鍋巴是我今生最喜愛的零食之一,只因鍋巴的香味像未開發的礸石原物,自然而天成。

當我在住校期間,唯一享受的樂趣,就是啃啃鍋巴而已,因此我的鍋巴樂,始源於佛光山住校那段時日,應該沒錯。

在此小小介紹佛光山的由來,佛光山位於台灣省高雄縣大樹鄉,當時在星期六、日兩天我們學校會開放給外來客參觀,等於將深山的佛理,開放進入平地的民間,讓一般民眾多對佛學能深入淺出的接觸瞭解,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少氣多笑,長生不老之理就在其間。

那時,佛光山對某些人而言,僅是個到郊外遠足的好去處,而一般人也不流行假日期間做休閒之旅。

因交通不便,每當公車由高雄市市區開往高雄縣內時,光是單程就需五十分鐘,而我們這些學子想要踏出山門又實在不容易,等待公車的來去時間表我們手上也沒有,平時周末放假,留在校內當知客也很好,因此我母親當然放心把我下放(南下)到佛光山去,讓我嚐試山門內的樸實生活。

雖然我二哥(牛春渝)就住在高雄市半屏山那頭的煉油廠,而我就從來不敢乘公車走出山門,即使我長這麼大,再如何講,也該充分享受一下自主權是吧,可惜我沒有這麼做;說穿了,就因牛春龍膽小如鼠,生怕自己踏出山門,走失了也不知要搭什麼車轉回來?這樣的說法很牽強是嗎?!呵呵!但卻是真事一樁!在此拜托別笑我無用才好。

每回車子拋離人煙,行駛在香蕉園林兩旁土道上,看著方圓三里之內種著成片的植物,遠離人家、遠離喧嘩,讓南部藍藍的天空與熾熱的氣候,在此透著濃濃純樸的鄉村氣息,是一幅十足不受外界打擾的新天地。

若偶見炊煙的升起,我就會望著農家小屋,心想不知此處人家又要煮什麼好吃的了;而遠處山坡上種植著成片的鳳梨,經陽光時日的曝晒,尖札葉片或高或低的冒出在土堆上,遠看就像土柵般的雄觀。

初期佛學院的學生多以出家人居多,佛光山那時全體師生加起來大概才有百來位,比丘、比丘尼則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包括了院長及十來位教師,也包括了無家可歸的小孩及小沙彌等。

那時的佛光山僅開建一座山頭而已,另外兩座山頭還正等著斬棘開發啟建,不二門的建設圖也在想像中。

已建設好的校舍及課室就立於大悲殿的下方,而東西兩方呈凵字型建設的則是師生宿舍,那樣新穎的設計猶如中國古老的四合院一樣,平時只要上下樓梯即可通達四處,我們很喜歡活動在其間,尤其遇到下雨天,身上絕不會被水淋到,直到今日我還是很喜歡那種無微不至的設計。而未來若自己有塊土地時,我也不放棄將房屋設計成那種四合院的模樣。

呵呵!目前我只能用「想想的」就好了,平時我對物質要求也沒那高,經常會把機會給錯過了。有也好,沒也好,用想的也不錯,總之像這樣「望梅止渴」的阿Q精神,對我來說只抱著一切隨緣,順勢而行了吧!

只唯獨我沒把吃鍋巴的機會給錯過,至於鍋巴如何吃法?請看下期的鍋巴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