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重要作者简介

(2008-03-14 17:27:14)
标签:

教育

 

高中语文重要作者简介

 

先秦作家

 

孔子:(约公元前五五一年卒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后来迁到鲁国。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风气,主张有教无类。而他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儒家学派,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墨子:(约公元前四六八年至公元前三七六年),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倡兼爱学说,《墨经》并非墨子一人所着,但书中的主要发现和言论,是由墨子提出的。《墨子》全书现存的有五十三篇,涉及了当时几何学、力学、光学、逻辑学等方面的某些成果。

 

老子:生平不详。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始创人,着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含八十一章。

 

孙子:生平不详。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古时被称为兵经,是中国史上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约公元前三七二年至公元前二八九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曾跟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继承了孔子学说。孟子曾以仁义之道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但没有成功。晚年回到家乡,与弟子讲学论道,申述孔子学说,今传《孟子》七篇。

 

庄子:(约公元前三六九年至公元前二八六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成为继老子之后道家最重要的人物。现存《庄子》三十三篇,又名《华南真经》。

 

屈原:(约公元前三三九年至公元前二七八年),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的著名爱国诗人。重要著作有《离骚》、《九章》、《天问》等赋,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屈原后来因不忍见到国家灭亡而怀石投汩罗江自尽,端午节就是后人为纪念他而设的节日。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至公元前二三八年),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但在体系上吸收诸子之长,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针对各家提出了“性恶论”、“天命论”、“天行常有”和“人定胜天“的思想。着有《荀子》三十二篇。

 

韩非子:(约公元前二八零年至公元前二三三年),荀况弟子,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韩国人。韩非是先秦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明法、行法,即主张法治。而法即是见之于文字和图标的成文法规,为封建统治官署所掌握,而公开宣布于民众,要求他们遵守法律条例,而法的特点是客观性及公开性。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汉代作家

 

司马迁:(约公元前一四五年至公元前八十七年),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由于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因为受到宫刑。后来他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从此他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班固:(约公元三十二年至公元九十二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他于明帝永平元年(公元五八年)开始,历二十多年时间写成了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刘向:(约公元前七十七年至公元前六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等。

 

魏晋作家

 

曹操:(约公元一五五年至公元二二零年),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冶家、军事家、诗人。着有抒情诗《观沧海》、《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曹丕:(约公元一八七年至公元二二六年),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着。

 

曹植:(约公元一九二年至公元二三二年),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三子。曹植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运用乐府体裁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

 

陶渊明:(约公元三六七年至公元四二七年),名潜,字符亮,自称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传有《靖节先生集》。

 

隋唐五代作家

 

孟浩然:(公元六八九年至公元七四二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作品《春晓》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一首流千古的好诗。

 

李白:(公元七零一年至公元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杜甫:(公元七一二年至公元七七零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史」及「诗圣」的美誉。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韩愈:(公元七六八年至公元八二四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是北魏贵族后裔。韩愈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在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下,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年至公元八一九年),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和韩愈并称「韩柳」。他的文章以寓言讽剌和山水游记最富于创造性,所着永州八记更是游记中的极品,流传千古。除散文外,他的诗也写得很好,着有《柳河东集》。

 

宋代作家

 

柳永:(约公元九八七年至公元一零五三年),字耆卿,原名三变,后改柳永,崇安(福建宗安县)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创作慢词独多,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吸收生活中的语言。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存有词集《乐章集》。

 

范仲淹:(约公元九八九年至公元一零九二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欧阳修:(约公元一零零七年至公元一零五五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怿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苏洵:(约公元一零零九年至公元一零六六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着有《嘉佑集》。

 

王安石:(约公元一零二一年至公元一零八六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宋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晚年崇佛,诗风改变,写有不少禅诗。

 

苏轼:(约公元一零三七年至公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谥号文忠。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无论是写景、叙事、咏怀、说理等都意境清新、豪迈奔放,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词风。苏轼的古文亦写得很好,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李清照:(约公元一零八四年至公元一一五一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中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品,因为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美满,内容以写闺阁之情为主,感情率真,语言凝炼。后期因为经历亡国丧夫之痛,词风变为怆凉沉郁,内容除了写个人的不幸外,还从侧面反映当时南渡人士辞别乡土、国破家亡的哀愁。她善长白描,用语精炼,格调清新,写景抒情,真切感人,属于婉约一派。

 

辛弃疾:(约公元一一四零年至公元一二零七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

 

元明作家

 

关汉卿:(约公元一二一三年至公元一三零七年),号已斋,大都(北京)人,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长期生活在被压迫人民中间,熟悉他们的生活,同情他们的遭遇,用戏曲来反映他们的痛苦不平,歌颂他们的聪明才智。其中代表作《窦娥冤》在一百多年前已译成法文,可见其伟大之处。在文学史上,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约公元一二五零年至公元一三二三年),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例如有怀才不遇的伤感、有吊古咏史的慨叹和对世事无常的感触。作品善写曲折的心情,而且语言优美,声调和谐,极具文学价值。有《东蓠乐府》传世。

 

施耐庵:(约公元一二九六年至公元一三七零年),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代表作《忠义水浒传》,即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是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的。

 

罗贯中:(约公元一三三零年至公元一四零零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把三国的兴亡写成的。

 

清代近代作家

 

蒲松龄:(约公元一六四零年至公元一七一五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山(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作品中以《聊斋志异》最著名。

 

吴敬梓:(约公元一七零一年至公元一七五四年),字敏轩,号粒民,自号文木老人,,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科举方面很不得志,他二十岁中秀才,但从没有中举。吴敬梓迁居南京,生活穷困潦倒,饱尝了世态炎凉,一直靠卖文维生。因此写了《儒林外史》来讽刺当时的科举制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曹雪芹:(约公元一七一五年至公元一七六四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丰润(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创作《石头记》,即著名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可惜写书未成便病死,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今传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梁启超:(约公元一八七三年至公元一九二九年),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政冶家、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组织领导了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的代表之一。存有《饮冰室合集》。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鲁迅:(约公元一八八一年至公元一九三六年),姓周,初名樟寿,字豫山,后改名豫才,改名树人,鲁迅是常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五四时期,鲁迅发表了大量社会小说,从中塑造了不少受封建社会宗法思想和制度摧残、剥削、压迫的形象性人物,藉他们悲惨的遭遇,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提出强烈的控诉。同时,他又对小说内主人翁的愚昧、麻木、卑怯、孱弱等的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里黑暗与落后的一面,指出了国民性的弱点,对唤起民众的觉悟起很大的作用。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时,已开始接受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社会观和宇宙观,并将进化论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历史阶段性,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新的不断发生,腐朽不断衰亡,一切古已有之的复古观点均不正确。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受到辛亥革命失败、帝制复辟的刺激,他逐渐由昔日以和平缓进方式求社会进化改革,改以革命手段达到目的。他是革命与进化的统一论者,认为革命为社会进化必经之途,此与胡适、严复等人改良的历史进化观有所不同。

 

胡适:(约公元一八九一年至公元一九六二年),原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文学家、学者。胡适深受实验主义影响,认为发现问题及追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最重要的,至于改革则应渐进式进行,反对马克思主义可以整体改造中国及普遍适用于中国的论调,认为只有找出中国衰弱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根治中国的问题。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提倡文学改革,反对模仿古人,力倡白话文。在他的倡导下,白话文很快流行全国,但其文学改良建议,偏重于形式上的革新,仍未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

 

叶圣陶:(约公元一八九四年至公元八八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绍钧的小说,具有朴实、冷隽、自然的风格。它们并没有去刻意追求曲折情节或

新奇形式,却致力于再现生活本身,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描写细致真切,很少主观感兴。作者自己的见解往往「寄托在不着文字的处所」。短篇的结构大多谨严,讲究点题、布局,因而能收到结尾洁俏、余意萦绕的效果。语言纯净洗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随便使用方言土语,却都确切而富于表现力,同当时一些「怎么说就怎么写」的作品相比,显出了较高的成就。

 

徐志摩:(约公元一八九六年至公元一九四五年),名章垿,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其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剑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朱自清:(约公元一八九八年至公元一九四八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兴。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闻一多:(约公元一八九九年至公元一九四六年),本名家骅,到清华读书后改名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抗战期间,闻一多不忍看见人民悲惨的生活,于是积极曾参与民主运动,痛斥当权者。后于一九四六年七月一日遭暗杀。

 

曹禺:(约公元一九一零年至公元一九九六年),原名万家宝,湖北江人。现代剧作家。曹禺于一九三五年写成《日出》,解剖了三十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它与《雷雨》先后发表,震撼了中国剧坛,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杨朔:(约公元一九一三年至公元一九六八年),山东蓬莱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杨朔以优美的散文著名。杨朔最优美的散文,如收在语文教课书中的《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都写在1961年。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散文写的都是一些被普遍认为美的好的东西。同时,借物抒情,他通过描写这些东西来表现他的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