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有辆手推车

(2012-09-26 08:34:22)
标签:

杂谈

楷体

手推车

gb2312

小车

我家有辆手推车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家就有了一辆手推车。

    我家的手推车是一辆木制的,就是车轱辘上面,也就是车的中间有一道高出的木梁,两侧是平板,用来装东西。这辆手推车是我们家的一件宝物,因为它为我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承载了我们家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曾陪伴着我走过了从少年到青年这段美好的时光,使我终生难忘。

     我们家的手推车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父亲在一个小农场工作时,因小农场解散,不知花了多少钱买回来的。当时,我们村一共有两辆,其中我们家就有一辆,所以,全家人都感到很欣慰。因为那时从地里往家运东西,一般都是靠用肩膀往回担,如果担上一二百斤的东西走几里路真是累的够呛。可我们家就不同了,有了手推车,不用肩膀担了,不管有几百斤,往小车上一放,推起来就走,一点也不觉得累。所以那些没有手推车的人家见了都非常的羡慕。

     六三年和六四年,我们家准备盖房,需要用土垫宅基。那时的每年春天,我父亲和我哥哥,每天都要利用工余时间到村边的坑里去推土。早春季节,土还没化冻,只有到下午才能化开一薄层,于是,每天下午收工后,父亲和哥哥还有我,我们爷三个每人拿一把平铣,在地上把化开冻的一薄层土先起下来,再堆到一起,第二天起早,用小推车往家运。那时我不会使用手推车,就在小推车前面拴上一根绳子,走在前面拉纤。这样,上坡的时候,后面推车的就省劲多了。后来,我也学着推小车。刚开始的时候,总推不好,老向一边歪,有时候推点土,小车一歪,土都撒了出来,还得重新装。即便如此,我不灰心,趁父亲和哥哥去生产对劳动的时间,自己推着小推车,一趟趟的练,开始时少装一些土,慢慢的再多加。等我学会了,也像父亲那样,在手推车的两个把手的末端拴上一根绳子,然后再搭在肩膀上,我们管它叫袢绳,戴上袢绳推小车既轻松又稳当,还不容易歪。因为推小车不戴袢绳,只能靠两只手用力控制小车,既要用力,还要掌握平衡,所以推起来不太好掌握。尤其是推着东西上坡的时候非常吃力。戴上袢绳以后,手攥住了车把,主要靠搭在肩膀上的袢绳来用力,这样就省劲多了。练熟了以后,推空车的时候,一只手攥着车把都可以前行,后来我就练到了这种程度,甚至有时在推着货物的时候,两手都可以短时间的不用攥着车把。此外,我还学会了把小推车拉着走。有时用小推车运东西时距离比较近,如果来回都推着小车走,需要反复的回头拐弯,既费时,又费力。为了省事省力,我就练习拉着小车走。因小推车是一个轱辘,推着走都不好掌握平衡,何况拉着走呢,那就更不好掌握平衡了。开始练时,不是往东歪,就是往西倒,总不听使唤。我就反复的练,终于练成了。练会了这一招,用起来方便多了。再遇到需要在短距离内来回运东西的时候,载着东西我就推着车走,空车往回走时,只需我一转身,不用小车动,就拉着小车走回原地。

    大约有五六年的光景,手推车几乎成了我的专车,因从64年到70年,我正在上小学和初中。在那段时间里,我除了上学以外,就是打草、拾柴火、挠豆叶等,所以,每次下洼,我都推着小车去。比如给生产队打青草,别的伙伴们都担着挑子去,担上一百多斤就累个贼死。可我则不然,我是推着小车去,打一百五六十斤鲜草,放到小车上推着,轻轻松松的就回家了,一点也感觉不到累。那时,生产队有个规定,凡本生产队的人,不论是谁,每向生产队交15斤鲜草,生产队給记1分工。为了多挣点工分,不拿缺粮款或是到年终能分到一些现钱,不上学的时候,我就推着小车去打青草,打上半日草,就能挣到10多分工,能顶一个整劳动力干一天活挣的工分。别人看了都很羡慕,自己也感到很自豪。

    早些年,我家每年都养上几只山羊,为了给羊储备一些冬天用的饲草,除了打青草晾干存放起来以外,每到秋后收割庄稼的时候,我都要拾一些玉米叶、高粱叶等,还经常用筢子挠豆子叶。由于豆子叶发散,不好装筐子,即便是装满了筐子,也盛不了多少。为了能多装,我就推着小车去。等把豆子叶挠好了,再弄一些蔓子草等参到豆叶里,然后捆成直径大约七八十厘米粗,约一米半长的大捆,每次都能挠四捆。有时把豆叶装到小车上太高了,看不到前面的路,我就找几棵高粱秫秸等,把装在小车最上面的那两捆豆叶往两旁支一支,使中间留出一条空隙,这样就能看到前面的路了。

    不知不觉中,我好像是养成了一种习惯,不论干什么去,只要是下洼我就推着小车去。冬天到洼里去挠柴火,挠树叶等,也都推着小车去,总觉得用小车往家里运东西比用筐子挑方便、轻松。

    到了七十年代末,我们家的这辆小推车又出了不少力。那时还没实行大包干,而是责任制。生产队给社员分柴禾是都在地里。所以家家户户,连男带女,都到地里去往家弄,不是用担子挑,就是用绳子背。这时,我们家的小车又大显身手了,用小推车推上一趟,能顶别人家好几个人担的。

    自从实行大包干以后,大部分家庭都养了牲畜,购置了小拉车等。后来又添置了小拖拉机、三马车等机械,我们家假亦是如此。所以,小推车逐步闲置起来,最后,干脆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了见证历史的物件。

    我们家的那辆手推车虽然早已没有了,但我还非常的怀念它。因为它曾经是我的好伙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