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收拾屋子--录像带(一)

标签:
收拾屋子回忆录像机录像带港台枪战片杂谈 |
分类: 生活随想 |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家里买了第一台松下录像机后,录像机就一直伴随着我直到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家里的录像带有好几十盘,最初都是一些港台和美国电影,也是父母找同事翻录的。随着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以及家里有了卫视中文台以后,录像机和录像带开始不再单单承担播放节目的职责,录像这个重要的功能开始越来越多的被我所使用。因此很多以前翻录的港台美国大片也都被抹了用来录别的,所以要整理录像带就要逐盘的快速浏览一番。虽然老婆的意思是全部都扔了,但是有的录像带确实里边录了一些家庭聚会的内容,所以检查录像带内容就成了我收拾屋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相当占用时间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检查完全部的带子。
录像带太多,勾起的回忆也很多,该从哪说起呢?既然最初是从看电影开始的,那么就说说电影录像带吧。
以前电视节目内容不多,因此买录像机、看录像带就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娱乐活动。那时候不用很多带子,只要翻录几个经典电影,就可以和亲朋好友相互交换录像带看。交换到好的片子,就可以找人翻录保存下来,以便反复欣赏。港台枪战片是我小时候看过比较多的电影,首推的当然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1、2和喋血双雄等。记得最初看到的版本就是国语对白、日文字幕的,因此手纸、大丈夫等日语汉字也是那个时候就接触到了。由于里边的枪战场面很激烈刺激,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事的时候就反复看,因此台词都耳熟能详。记得今年去马来西亚度假的时候,在酒店房间里看到了日文字幕粤语对白的英雄本色1时,我是相当激动的。当时的录像带基本上都是180分钟的,不过这些片子单部都超过了1个半小时,因此能录3个小时的录像带显然不可能录全。后来逐渐知道了录像格式有SP和LP之分。SP就是标准格式,180分钟的录像带可以录3个小时。而LP是压缩格式,180分钟的录像带可以录6个小时,差别的话,也就是快进和慢放的时候,SP保持色彩而LP则是黑白显示。LP就好像RM似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因此在以后的翻录和录像时LP成为了我的首选。在我和同学们之间,LP格式被叫做缩录。
随着北京有线电视台的出现,一些平时只有在录像带里可以看到的港台和欧美电影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随着电视节目的丰富,越来越多的电影出现在电视中。因此,我就找机会利用缩录的方式,逐渐替代了那些没有翻录全的电影。再后来随着VCD的出现,更是让我补完了一些经典电影。看我的那些录像带上的名字,都是一些我喜欢的电影,比如前边提到的那三部,纵横四海,A计划系列,夺宝奇兵,终结者系列,虎胆龙威系列等等。不过,北京有线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收到的,我家就是后来才有的。经常可以在北京广播电视报上看到节目预告,于是我只能给家里有有线的同学录像带,让他们帮我录电影,比如我喜欢的007系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搞到的。通过录电视节目,同学之间的共同话题也增加了不少,大家的友谊也在加深。在我检查录像带的时候,我甚至还能记得,哪部007是哪个同学帮我录的。等到了高中,喜欢看偶像剧的同学则找我帮忙,我也帮他们录了不少日本偶像剧,最有名的就是东京爱情故事了。差不多一盘240分钟录像带缩录就搞定了。
在检查录像带的时候,我找到了一盘从有线录的英雄本色1、2以及纵横四海,看见这些片段我就热血沸腾,可能是少年时代看到枪战片的那种回忆被唤醒的缘故吧,老婆却不以为然。看来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喜欢这些片子的,看来是我的一种错觉?不过现在网络下载以及DVD的普及,这些电影都可以找到替换。因此基本上如果带子里没有其他节目,那么它们的下场就是被处理掉。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舍,毕竟当年我和父母一起在录像机旁看这些节目打发时间,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当时经常求同学帮我录节目,甚至自己守在录像机前录节目的往事都浮现在脑海之中。一切都成为了记忆……
买的时候多少钱忘记了(好像是1-2K),反正收废品的拿走也就10元...
不同的颜色和图形代表不同的功能键
这个就是红外扫描笔,一些功能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来进行设定,不过我用的很少,基本都是自己手动操作
OK带和港片录影带,还有演唱会等录像带.这些带子可以毫不犹豫地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