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频发惨案带给我们的警示

(2008-04-23 09:29:34)
标签:

杂谈

校园频发惨案带给我们的警示 
www.zynews.com  2008-04-23 06:36   中原网-郑州晚报 
□贾如军

  今年4月10日凌晨4时许,云南省楚雄人民警察学校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故意杀人案,参加上岗培训的该校保山籍学员王建军,挥动铁锤和长刀向着同宿舍的王伟、张廷振又砸又砍,并在行凶后自杀。除张廷振侥幸逃出外,王伟和王建军都当场死亡。(新闻参见昨日本报A27版)
  近年来,校园连曝血案: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连杀4人,到江西医学院的薛荣华砍杀7人,再到云南省广南县阿科乡中学初二学生张斌一天之内挥刀连续将三名初一学生杀害——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天真无邪的学生,在人们眼中本是单纯追求上进的群体,如今却为何动辄为一点小摩擦就“刺刀见红”,沦为可怕的“杀人魔王”呢?
  面对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有人怪罪学校疏于管理,有人责怪如今学生自私残忍。可笔者以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在当今“以知识量多少与抽象逻辑智力高低的传统智力观”占支配地位的教育中,“好坏分班”、“名次排位”等,严重残害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报道说,某地一幼儿园竟然分“空调班”和“钢琴班”,即缴得起费的幼儿就能享受到空调服务和钢琴教育。可以想象,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培养出具有正常健康心理的孩子呢?再者,教育产业化改革提高了教育成本,让某些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马加爵出生农村,家境贫寒,从小到大心理都是在扭曲和压抑中度过;薛荣华家里一年只有2000元的收入,却要供他和弟弟两人上大学,为此家中欠债17000多元;而此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王建军的母亲也说,为培养王建军,欠下亲戚朋友一屁股债,就算还到老死也还不清。可见,随着教育成本的水涨船高,付不起学费的人越来越多,使得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心理负担日益增加。
  青年学生犯罪并不是孤立现象,它与当今的社会环境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校园暴力案件频发,不仅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和管理上存在诸多欠缺,而且还向我们敲响了这样的警钟: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实在到了要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